近來,歐洲債務危機的消息充斥著各類媒體,解決歐債危機的方法百家爭鳴,呼吁中國出資救歐洲于“水火”的聲音不絕于耳。市場也似乎將中國視為歐洲的“救命稻草”,意大利政府與中投公司商洽債券投資事宜的傳言甚至一度推動歐元匯率上漲。中國真能成為西方社會想象中的“白衣騎士”嗎?
發(fā)展中的中國救不了富得流油的歐洲。深陷債務危機的歐洲國家都是發(fā)達國家,人均收入3萬多美元;而中國仍然是發(fā)展中國家,人均收入只有4400美元,尚有1.5億人口生活在聯合國設定的貧困線以下。歐洲國家可以提供“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體系,而中國惠及全民的基本社會保障體系才剛剛起步。
試想一下,一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有全球平均水平46.8%的中國,能有什么“金剛鉆”攬下“拯救”世界最富庶的歐洲這個“瓷器活”呢?一個開著跑車、駕著游艇、沐浴在地中海溫暖陽光下任意揮霍的富人怎么能指望一個剛剛解決溫飽的人施救呢?
作為負責任的國家,中國已經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了歐洲,在歐債危機最嚴重的時候仍然購買了歐洲國家的債券,并多次在公開場合表達對歐元和歐洲經濟的信心。不僅如此,中國還在致力于擴大對歐貿易與投資,為歐洲解決失業(yè)問題、促進經濟增長作貢獻。
2010年,中國新增對歐投資59.6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01%,在全部歐盟成員國設立直接投資企業(yè)近1600家,解決3.77萬歐洲人就業(yè);今年上半年中國自歐盟進口額達656億歐元,增長23%。中國就是這樣,從口頭到行動上都實實在在支持歐洲。
歸根結底,只有歐洲自己才能救歐洲。當前歐元區(qū)缺的不是錢,不是“稻草”,而是政治決斷與勇氣。歐洲各國政治家們或囿于國內民意,或著眼于大選,或忙于爭權奪利,迄今采取的措施只是些權宜之計,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現有制度缺陷,無法拿出解決歐洲經濟結構性矛盾、有利于歐洲長遠發(fā)展的切實措施。這樣的歐洲誰也救不了。
自助者天助之,寄希望于別人救自己只是在逃避問題、推卸責任。只有歐洲的政治家們拿出魄力和智慧,超越狹隘的民粹主義和選舉政治,擔負起世界上最發(fā)達經濟體的責任,推出實實在在的舉措,我們才能看到歐債危機解決的曙光。(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