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退票費,也起不到多少威懾作用,反會可能因為“早退晚退一個樣”,影響退票“回爐”銷售,從而導致“多輸”
鐵路部門近日公布了2014年的“春運新政”。相比往年,有了不少細節(jié)上的改進。比如,上線運行手機客戶端,提前預售臨客票,進一步降低團體票人數(shù)門檻等。
這些措施有的是充分利用新技術、新平臺,給購票者提供便利;有的是為了給農民工等特殊群體提供更好服務。盡管“一票難求”很難徹底扭轉,但鐵路部門的這些努力仍然值得肯定。
不過,在看到進步的同時,也有一些“新政”內容引起質疑。最令人不解的,是把改簽退票費一律調整為20%。在平時,鐵路退票費是根據(jù)退票時間而階梯調整的,根據(jù)退票時間分5%(提前48小時以上)、10%(提前24小時至48小時)、20%(24小時之內)三檔收取。這種階梯方案,曾受到輿論普遍認同,認為這是遵循市場規(guī)則,既讓消費者承擔了一定代價,又激勵消費者盡快彌補失誤,從而減少對售票秩序的影響。
不可否認,春運期間因為購票難、個人行程有更大不確定性等因素,改簽退票的情況會比較多。據(jù)媒體報道,2013年春運期間僅北京日均就有5萬退票“回爐”。大量退票,確實會給鐵路部門工作帶來一定影響。但從旅客角度來說,退票通常有不得已的因素,即便提高退票費,也起不到多少威懾作用,反會可能因為“早退晚退一個樣”,不到最后關頭不退票,進而影響退票“回爐”銷售,從而導致“多輸”。
此外,“新政”中還有一個瑕疵,是保留了網(wǎng)絡和電話購票提前兩天的“特權”。前兩年,媒體不止一次報道過,一些農民工因為不太會使用網(wǎng)絡和電話來訂票,半夜去售票點排隊。在網(wǎng)絡和電話可提前兩天買票的情況下,這些排隊購票者當然更加沒有“競爭力”。
鐵路部門解釋,這是希望引導更多人使用新的購票方式。但經過這么長時間普及,只要會上網(wǎng)或用電話訂票的,肯定會優(yōu)先采用。從公平的角度說,不如取消那兩天時間差,讓那些只能深夜去排隊的購票者,多一點希望。
鐵路部門起碼要盡力避免因政策不合理而給旅客增加負擔或加深不公平感。就此角度而言,尤其是統(tǒng)一上調退票費的“新政”,大可商榷。春運購票尚未開始,但愿鐵路部門能傾聽不同意見,及時調整一些不合理的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