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距離東風汽車與法國PSA就簽訂戰(zhàn)略合作正式協(xié)議尚有一個月時間,但隨著2月18日諒解備忘錄的簽署,東風斥資8億歐元獲取14%股權,與法國政府和標致家族并列成為PSA第一大股東的跨國并購案,已塵埃落定。
業(yè)內關心的是這筆買賣劃算不劃算,中國人到底能獲得哪些權益,有何風險?這是繼吉利18億美元收購沃爾沃100%股權后,中國汽車業(yè)的又一次國際化躍進。
去年這個時候,東風提出要讓神龍汽車的合資自主品牌掛上“雙飛燕”的車標。筆者曾發(fā)出質疑,認為這是大國企為拼湊自主份額而采取的“掩耳盜鈴”的策略。就做大自主汽車來說,如果實現(xiàn)不了真正的研發(fā)突破,靠貼車標實現(xiàn)簡單的拿來主義是沒有出路的。沒想到的是,這個策略還有后手,而且是一個走出國門,與PSA在研發(fā)、生產、銷售、服務全價值鏈的戰(zhàn)略合作。
PSA不同于沃爾沃,前者的年銷量幾乎是后者的十倍,且這是PSA百年歷史上,標致家族第一次失去獨家話語權。盡管PSA遇到了巨大經營苦難,但其核心產業(yè),如更具研發(fā)實力的零部件等一直都在賺錢。
這個買賣虧不虧,看看李書福燦爛的笑容就知道了。在自主品牌因為競爭激烈,市場份額持續(xù)萎縮的背景下,李書福比其他車企老大多了一份底氣。全面融合沃爾沃技術后的吉利將預留無限想象空間,這是投資人、經銷商,包括消費者看好吉利的最大原因。
東風入股PSA,也同樣勾勒出一個無限想象的空間。按照約定,PSA的亞洲市場東風說了算,神龍和PSA設在上海的研發(fā)中心從理論層面,將成為東風絕對控股的公司,并在全球范圍內實現(xiàn)研發(fā)、采購和銷售渠道等領域的全面融合。
在一個越來越開放的時代,中國汽車完全憑借自己的力量誕生自己的大眾和豐田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且時間窗口期越來越小是共識。在堅持自主研發(fā)的前提下,通過真正的國際化合作加速發(fā)展步伐,這一定是一條捷徑。
事實上,筆者更關心的一個問題是,為何是東風能夠實現(xiàn)如此深度和廣度的國際合作?為何不是一汽、上汽?
東風汽車總經理朱福壽說:“入股PSA是我們東風的主動行為,不是一個被動行為。我們在思想上已經做了多年的準備,有這個理念,有這個意識”。朱福壽所說的理念指的是“三個東風”的遠景,就是建立“一個永續(xù)發(fā)展的百年東風,面向世界的國際化東風,在開放中自主發(fā)展的東風”。
相比一汽和上汽,東風是一個不斷掙脫生存困境,艱苦奮斗的企業(yè)。以下屬合資公司神龍為例,合資22年日子過得一直緊巴巴,與同期成立的南北大眾所取得的成就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東風汽車副總經理劉衛(wèi)東說:“因為苦難太多,所以不斷碰撞、摩擦、斗爭。架吵多了,才能建立互相欣賞和信任的關系?!?/p>
窮則思變,變則通達。更重要的是,因為有苦難的基因,所以一直沒有丟失“主動行動”的能力。一汽,亦或上汽,好日子過得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