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的紙袋,用訂書機摁死;漂亮的無紡布袋,用貼紙封死;卡通圖案的束口包裝袋,用膠條纏好……CBD一棟寫字樓前的小桌上,堆著各式各樣的外賣,它們中絕大部分都使用了封簽。
昨天是“外賣封簽”新規(guī)落地第一天,本報記者兵分多路進行了暗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外賣都進行了較好的封簽,但仍有部分商家落實并不到位。
寫字樓外
門前外賣約10%沒封簽
中午的CBD,人潮涌動。寫字樓里忙活了一上午的年輕人,出樓“覓食”。有些人愿意走動,去飯店堂食;有些人更愿意動動手指頭,在手機上下個外賣訂單。
寫字樓之間,能看見“噔噔噔”一路小跑的外賣小哥。有的寫字樓,外賣小哥可以走進大堂;有的寫字樓,外賣小哥只能把餐放在門前的小桌上或者外賣柜里。
從放在小桌上的外賣能看出來,大部分外賣都已經(jīng)使用了封簽,有的用訂書釘、有的用貼紙、有的用膠條——使用封簽的外賣大約占總數(shù)的九成。但是,還是有些外賣沒封簽,只是把塑料袋簡單系了一下。
記者發(fā)現(xiàn),這種在寫字樓外小桌上暫存外賣的形態(tài),很難實現(xiàn)對封簽的查驗。
“外賣小哥把東西往這兒一放,人就走了。封不封簽,我都不會再去找他,趕緊拿上去吃飯要緊?!毙娊K于找到了自己訂的外賣,轉(zhuǎn)身就拎上了樓。
寫字樓前等待被取走的外賣,一般三五分鐘,就被取走了。記者記下了幾個沒進行封簽的飯店,按圖索驥。
一家牛肉湯店,在大望路某超市地下一層的美食排檔內(nèi)。小店不大,服務(wù)員忙著給堂食顧客打飯,還要兼顧著外賣包裝。她把湯裝進塑料盒,蓋上蓋,保鮮膜纏了一下,雖然外包裝沒封簽,但也算是包裝得不錯。
另一家燜面,在郎家園路一個地下美食城,中午的時候,非常忙碌,油煙有些嗆。燜面的包裝比較簡單,裝進塑料盒,塑料袋系一下就算完成。而另一家位于日壇公園北側(cè)美食街的胡辣湯,外賣包裝也是簡單地用塑料袋系了一下。
美食廣場
小店執(zhí)行不嚴還在觀望
中午11點半,大批外賣小哥迎來“接單”高峰。地鐵白石橋南站旁的肥桃生活廣場,不斷有腳步匆匆的外賣小哥從門口跑進跑出。
美食廣場提供外賣送餐服務(wù)的各家店鋪中,牛哇塞筋頭巴腦牛雜煲、楊國福麻辣燙等店鋪已采用帶提手的紙袋或是小型購物袋作為外賣包裝袋,訂書釘成了服務(wù)員打包的標配。但記者也發(fā)現(xiàn),青渝藍麻辣香鍋、醉面、牛肉板面等多家店鋪,依然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塑料袋打包方式。服務(wù)員簡單將塑料袋的提手打上兩個結(jié)后,就將外賣遞給等候在一旁的快遞小哥。
凱德MALL(西直門店)和門頭溝熙旺中心的美食廣場,中午時分同樣人聲鼎沸,時不時有外賣騎手進來,迅速取走幾份外賣。記者看到,兩個美食廣場內(nèi),大部分商戶的外賣餐品都沒有封簽,僅有少數(shù)幾個將支付小票貼在了塑料袋系的扣上。
在門頭溝熙旺中心香滿道美食廣場一處銷售肉餅和粥的檔口,服務(wù)員正在緊張地打包,只見她把幾個餐盒裝滿,然后把餐盒放進塑料袋,簡單地在塑料袋上打了個結(jié)。在她旁邊的桌子上,一個放了一份餅和一碗湯的塑料袋甚至連袋口都沒有系上,就已經(jīng)算打包完成了。
凱德MALL(西直門店)一處美食窗口的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什么樣算封上了簽,沒有人檢查是否有封簽,也還沒聽說有相關(guān)檢查的通知。
一家奶茶店前的臺子上,放了四五杯待提走的飲品,除了有封蓋之外,外面的塑料袋卻是敞開口的?!拔覀兡滩桧斏w上的口被打開顧客肯定能發(fā)現(xiàn),就不需要封簽了吧?”工作人員說,“現(xiàn)在也沒人查,到時候有人查再說。”
商家使用膠條或訂書釘當封簽,是否可以?作為標準起草單位之一的中烹?yún)f(xié)相關(guān)人士解釋稱,商家只要保證膠條或訂書釘拆開后無法復(fù)原,就可以使用這樣的“封簽”,如果消費者對接到的快遞安全性有疑惑,可以拒接或向相關(guān)部門投訴。
消費體驗
五份餐食只有一份密封
身為消費者,收到的外賣是什么狀態(tài)?記者通過外賣平臺,分別在五家餐飲店訂了五份餐食,結(jié)果“封簽”的只有一份。
昨天中午,記者分別在犟骨頭(航天橋食寶街店)、桃爺新疆米粉(花園橋店)、內(nèi)蒙鐵鍋燜面(航天橋店)、8087黃燜雞米飯(花園橋店)和早樂·品致早餐煎餅·油條·豆腐腦(車道溝店),下單購買外賣食品。當五份外賣陸續(xù)送達時,記者發(fā)現(xiàn),竟然只有早樂·品致早餐店出售的兩套煎餅被3個訂書釘密封在紙袋內(nèi)。
打開煎餅的包裝紙袋,除了外包裝被訂上訂書釘外,每個煎餅外包裹的食品袋也用訂書釘再次封死,實行“雙保險”。
但在其他4家店購買的米飯、米粉或面條等食品,外包裝都僅僅是普通帶提手的塑料袋,提手的位置草草打兩個結(jié)就算完事。
打開塑料袋后,只有犟骨頭出售的排骨飯?zhí)撞?,用一次性不干膠將米飯和排骨的紙盒封死,但盛裝蔬菜的飯盒僅僅是蓋上了蓋子。其他三份外賣,記者在打開塑料袋后,并未發(fā)現(xiàn)額外添加的拆開后無法復(fù)原的“密封”。
在“外賣新規(guī)”中,還提到,入網(wǎng)餐飲服務(wù)提供者應(yīng)隨餐提供食品制作時間、建議食用時限等與食用相關(guān)的信息。
CBD一個商場內(nèi)的米粉店,主打的是現(xiàn)場磨制的米粉。店員很認真地說:“為了保證顧客的食用口感,我們的米粉外賣時,都是把粉和湯,分開包裝的,回去顧客可以加熱一下再吃?!碑斢浾咛岬街谱鲿r間和食用時限時,店員皺起了眉頭,表示目前沒有這方面的信息提供。
一家明爐燒鵝店,在店門前掛著清晰的時間信息,燒鵝一天出爐兩次,一次11點、一次17點。店員說,外賣上并不會隨餐提供時間信息,大多數(shù)外賣只會顯示“下單時間”。
騎手視角
騎手期盼封簽普及
中午,雙井附近一個小型美食城里,一家黃燜雞檔口的工作人員正忙著打包外賣餐食。記者問起外賣封簽新規(guī)時,這名工作人員顯得一頭霧水?!拔覀兌紩嗬p幾圈,絕對不會灑漏的,您放心就好?!?/p>
新規(guī)實施第一天,像這樣并不了解規(guī)定的小商戶還有不少。在通州北關(guān)附近送貨的美團騎手劉威就告訴記者,昨天中午,他總共送了21份外賣訂單,其中16份用膠帶封貼或訂書釘在袋口處進行密封,但還是有5份外賣只是簡單把袋口系了一下。
劉威說,有時候商家少給了餐食、飲料等被顧客投訴,騎手也不容易撇清干系,“使用外賣封簽不光保證食品安全,對我們也是一種保護,希望商戶能更快普及?!?/p>
采訪過程中,每位騎手都表達了對外賣封簽普及的期待。
昨天一早,美團外賣朝陽區(qū)石佛營配送站通過微信群線上召開了晨會。外賣封簽新規(guī)實施第一天,站長殷實在第一時間向50多名騎手普及了這項新規(guī)的具體規(guī)定。
“在取餐過程中,如果騎手發(fā)現(xiàn)餐食沒有密封,鼓勵他們對商家做出提醒。”殷實告訴記者,從第一天騎手們反饋的情況來看,商圈餐飲店和大中型商戶都對新規(guī)有所了解,但美食城檔口和街頭小門臉商戶還不太了解新規(guī)定。
“目前已經(jīng)有很多商家開始著手,從網(wǎng)購平臺購買或者自己定制外賣封簽,但也有一些商家對新規(guī)還不了解?!蓖赓u平臺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平臺方面正在準備針對餐飲商戶使用外賣封簽的引導細則,并在近期通過系統(tǒng)后臺向所有商家進行多輪推送,還會建立餐飲外賣封簽使用的消費評價和投訴處理機制。如果顧客收到外賣后發(fā)現(xiàn)商家沒有按規(guī)定貼封簽,可以通過App進行評價和反饋。
本報記者 孫毅 張楠 黃品超 楊天悅 文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