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評論員:隨著全國疫情逐漸緩解,城市里的“煙火氣”恢復了,藝術展行業(yè)得到了逐步復蘇,久違的“藝術氣息”回來了。隨之,年輕人“看展式社交”成為網絡熱詞。
據媒體報道,年輕人熱衷看展,并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看展體驗。有年輕觀眾告訴記者,“每次去博物館都能遇到很多知識儲備豐富的愛好者和志愿講解員,大家會添加微信約著下一次一起逛,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開心加倍?,F在看展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也算是一項可以多人參加的社交活動,當然也有出于內心的熱愛?!?/p>
傳統的線性的文化經濟活動,消費達成就意味著一個經濟活動的終結。但“看展式社交”,雖然其主體活動多在線下發(fā)生,但隨之而來的分享、邀約,遵循的卻是網絡經濟文化的特點,更強調自我價值實現、精神體驗和交互分享。也正是因為網絡文化消費的主動性、分享性等特征,使得受眾在調研、交流和分享文化內容商品的過程中,無意識地參與到了文化內容再生產、再推廣和再消費中。而正是此種消費過程與消費鏈條都很長的活動,構成了網絡文化經濟的大生態(tài)系統。
長鏈條的文化消費活動也讓文化體驗變得更加深刻——看展前有攻略,看展后有在社交媒體或者網絡社群的分享、推介與總結,一次看展活動,不僅在時間上有延長,在思想的深度或者說可能達到的思想深度上遠超之前。當然,這也對藝術展覽的表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有業(yè)內人士表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快速廣泛,當藝術品和觀眾共處同一空間時,怎樣創(chuàng)造出線上無法比擬的體驗感,是當下最重要的一個命題,也是我們面對的挑戰(zhàn)?!?!--畫中畫廣告start-->
而“看展式社交”在當下的流行,依托于幾個重要條件。首先,毋庸置疑是觀眾文化素質的提高。一個優(yōu)秀的觀眾,要去理解或者試圖理解藝術家所表達的思想、價值觀與情緒,需要調動自身的文化儲備、情感儲備和理性思維。這樣的我們覺得理所應當的行為,歷史并不久遠。在很長的一個歷史時期中,博物館、藝術展對普通大眾來講是冷漠的。直到上個世紀中后期,世界進入“博物館繁榮”的時代,藝術館、博物館才確立了服務社會的宗旨,普通大眾也才能進入其中,由此完成觀眾與藝術家、與歷史、與文化對話。
硬件也很重要。根據“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的數據,2021年,全國博物館舉辦展覽3.6萬場,接待觀眾近8億人次,其中青少年群體是主要人群。正是平均不到兩天就有一家博物館建成開放,以及平均每25萬人擁有一家博物館的發(fā)展目標的實現,才使得大量看展的活動有了物理的空間。目前我國90%以上的博物館向公眾免費開放,基本達成了參觀博物館“零門檻”。
互聯網的普及和社交媒體的興起,也是“看展式社交”大行其道的一個重要原因。網絡社會是新的社會形態(tài),也是新的社會模式。這種“新”,重新定義著我們今天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包括文化活動。
吸納知識、體驗文明,陶冶情操、升華氣質,了解社會、思考人生,抑或舒適優(yōu)雅、充滿樂趣,在這些常有的標簽之外,去博物館、藝術館看展覽又被貼上了“志同道合、交流互動”的新標簽。而那個著名問題——“我們?yōu)槭裁匆ゲ┪镳^”,在今天看來,似乎又多了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