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傷心、氣惱、不解,他問中共代表劉鼎:“蘇聯(lián)廣播為什么罵我受日本人指使?”
一次,張學良手里拿著蘇聯(lián)評論的新聞記錄下樓,自言自語地說:“我待他們那么好,他們卻這樣對待我。” (注:宋黎在《西安事變史》編纂會議上的發(fā)言。)
為了朋友負荊請罪,反被朋友指斥愚昧
偉劇落幕時,他在蔣介石以人格擔保的情況下,親自送蔣回寧,人們對此更不理解。包括楊虎城,說他是感情用事,江湖義氣,共產黨人博古說他是堂·吉訶德式的心理變態(tài),周恩來說他是看舊戲中毒太深。
如果從感情出發(fā),從愛護張學良的角度,歷史已經(jīng)證明,他們當時說得都有道理,他們看透了蔣介石,而張學良是愚蠢的,是失敗的。如果把這段歷史放得長一些,并從人格的角度去思考,我們更愿意這樣去想,張學良的失敗無法遮掩他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他的境界高出了同時代的人,他的眼光是理性的,人格是高尚的,但只因蔣介石不具備這些,或者說他不想具備,才導致了張學良個人的失敗。
這使人們聯(lián)想起歷史上的項羽和劉邦,項羽的失敗,主要失敗在他犯了兩個錯誤,一是鴻門宴上,他不該不聽范增的勸阻,放跑了劉邦;第二個錯誤更致命,他和劉邦簽訂了鴻溝和議,他言而有信,率軍撤兵,可劉邦卻撕毀了協(xié)議。這樣,項羽變成了失敗者,但在人們的心目中,至今,他仍然是個大英雄;劉邦得到了天下,坐了皇帝,是個成功者,但人們一提起劉邦,恐怕都會想起四個字:政治流氓。
因此,成敗不足論英雄。思想境界高出同時代的人,怎么能得到同時代的人理解呢?守信的人和言而無信的人打交道,豈有不敗之理?不過,歷史是公平的,項羽被劉邦算計了,后人仍稱他為英雄;劉邦勝利了,人們斥他是流氓。從這個意義上說,項羽沒有失敗,張學良也沒有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