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維德家的樓頂上有兩個“鍋”:“大鍋”花了500多元,只能接收30來個電視頻道信號;而能收到80多個臺的“小鍋”,卻一分錢也沒花——地處秦嶺深山的商南縣開展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以來,國家已投資千萬元,給2.1萬戶像朱維德這樣的農村家庭,免費安裝了廣播電視接收設備。“今年春節(jié),我們住在大山里也能清清楚楚看春晚啦!”
過去看著看著“掉臺了”
51歲的朱維德是商南縣白浪鎮(zhèn)汪家店村二組村民。白浪是“一腳踏三省”的秦、豫、鄂交界地,位于秦嶺南麓深處。多年前,朱維德花了500多元買來個“大鍋”,架在樓頂接收電視信號,頻道少不說,“最怕遇到刮風下雨,信號不穩(wěn)定吶!”往往是電視劇到緊要處,“掉臺了!”
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以來,中央、省及地方財政已斥資千萬元。老朱所在的村子有265戶,幾乎家家戶戶都免費安裝了廣播電視接收設備。1月6日,該縣文化廣播影視局“村村通”辦公室主任雷毅介紹,商南縣已完成825個20戶以上自然村、共2.3萬戶直播衛(wèi)星接收設備的安裝建設任務,10萬人受益。“‘小鍋’設備價值400元,但給農戶家安裝一分錢不收,出了問題還免費修。”雷毅說。
該縣“村村通”辦公室只有3名技術人員,加上13個鎮(zhèn)的20來個工作人員,幾乎天天忙個不停。
記者在朱維德家采訪時,他反復說:“不花錢看電視,真好!”商南縣文化廣播影視局總工程師汪祥華說,全縣還有兩萬多戶村民居住更為分散,屬于20戶以下、5戶以上的自然村,雖然工作難度很大,但也已計劃在近年實施“村村通”工程。
“村村通”能廣播預警
“關鍵時刻,它還能預警、救命!”汪祥華說,“村村通”工程還有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應急廣播,“一旦出現(xiàn)危急情況,比如汛期洪水要來了,馬上就可以通過廣播預警!”
2011年9月,商南縣連續(xù)近20天的中到大雨,應急廣播提前發(fā)布雨情、汛情,通知滑坡體、泥石流等危險地段的群眾撤離3640人。多戶村民都說:“喇叭一響,保命保財啊!”
商南縣實施“村村通”的成績聲名遠揚,廣東省廣電局負責人曾專門來到秦嶺腹地參觀“村村通”和農村廣播應急網(wǎng)建設,對該縣實施這項民心工程和技術創(chuàng)新贊不絕口。(八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