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美國《紐約時報》11月4日報道,美國人每年消費約50億美元的各式各樣的草本補品。但現(xiàn)在草本補品的買家需要當心買到假貨。DNA測試顯示,許多貼上草本治療藥物標簽的藥片只不過是大米粉末和雜草而已,過敏者甚至會致命。
據(jù)報道,近年來北美草本補品市場發(fā)展迅速,銷售的品種約2.9萬種。然而這些補品并不具備如廣告和包裝上所說的功效,這些草藥成分經(jīng)常被稀釋或者被廉價填充料替代——如大豆、小麥和大米等。加拿大研究人員測試了12家企業(yè)出售的44瓶草藥補品,發(fā)現(xiàn)有1/3的補品的有效成分完全被代替,并且填充物的成分也沒有在包裝成分表中列出來。
消費者維權人士和科學家說,這項研究為草藥補品行業(yè)存在商業(yè)欺詐提供了更多證據(jù)。
在研究中,研究人員選擇了市面上流行的草藥補充劑成分,然后在加拿大和美國的商店和品牌折扣店隨機購買了不同品牌的草藥補品。為避免給這些公司帶來困擾,他們沒有公布任何產(chǎn)品的名字。
DNA研究結果顯示,數(shù)百萬美國人用來預防和治療感冒的紫錐菊(echinacea)補充劑,實際上充斥著碾碎的雜草和銀膠菊——一種印度和澳大利亞的入侵植物,被認為會導致皮疹、惡心和胃脹氣。
圣約翰草(St. John’s wort)被認為可以治療輕度抑郁癥,然而兩瓶標有圣約翰草的補品實際上完全不含圣約翰草的成分。一瓶里的藥丸是由米飯制成,而另一瓶僅含有亞歷山大番瀉葉(Alexandrian senna)——一種強力瀉藥。而銀杏葉等補品,本是為了增強記憶力,卻被混進了各種填料和黑胡桃木,對于堅果過敏的人來說,這可能有潛在的致命傷害。
不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官員稱,加強草本補品監(jiān)管的難度較大,F(xiàn)DA要求企業(yè)自行檢測以保證產(chǎn)品安全,由于補品不同于處方藥,F(xiàn)DA只能盡量保證它的安全,而非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