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近來頗為煩惱,上五年級的兒子在班上受到“排擠”,理由竟然是沒有出過國。
據(jù)了解,小王同學常常在家抱怨,班上有過海外游學、旅游經(jīng)歷的同學們組成了一個“小圈子”,他非常羨慕,卻因為從未出過國而不能融入其中。小王倍感失落,回到家中就強烈要求父母也帶他出國旅行。
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記者在市區(qū)某小學做了個小調(diào)查,五年級一個班超過一半以上的孩子都出過國,有的參加了出國游學,有的和父母一起到國外游玩。新學期報到后,同學們會嘰嘰喳喳地互相“曬”自己的假期出國見聞。
考慮到去歐美國家路途遙遠、花費不少,今年暑假,王先生安排了新馬泰游以滿足孩子的要求。
三方觀點家長:盡量多帶孩子出去看看
前兩天,在事業(yè)單位工作的李女士剛剛帶著兒子從泰國旅游歸來。“兒子今年小學畢業(yè),想著他今年沒有暑假作業(yè),趁著學業(yè)還不是太緊張,帶出去拓寬一下視野。”李女士說,兒子的同學中也有出國的現(xiàn)象,他們的觀點是,在經(jīng)濟條件許可的范圍內(nèi),盡量多帶孩子出去看看。“兒子一路上都在感慨,要把英語學學好。 ”“小孩子自尊心強,說來說去,脾氣就上來了,說什么也要去。”市民楊先生了解到,在自己女兒班上,50多個同學中有31人選擇暑假出國,結(jié)果有些孩子就開始互相攀比。“現(xiàn)在孩子什么都比,我們家長真是‘壓力山大’。 ” 老師:正確引導孩子的價值觀 “作為老師,我希望孩子們可以擁有一個多彩的假期生活,豐富閱歷、增長知識。”徐倩是一名初中老師,據(jù)她觀察,班上三分之二左右的學生都參加過出境旅游。“從某些方面來說,出國可以提高學生的外語能力、擴大視野,但以出國旅游來攀比,對孩子沒有好處。 ”
在我市某小學做了多年班主任的任老師表示,學生相互交換出國旅行的見聞、分享出游經(jīng)歷本身無可厚非,確實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但家長和老師應(yīng)當注意正確引導孩子的價值觀,珍惜同學友誼,而不是以某種經(jīng)歷作為交友門檻。同時鼓勵孩子們從不同渠道了解多元文化,通過電視、網(wǎng)絡(luò)、書籍、報紙雜志等也可足不出戶領(lǐng)略海外風情。
留學生:海外游學難免走馬觀花
小李是一名正在美國大學就讀的留學生,結(jié)合自身的體會,她認為,部分家長對海外游學熱情過高,應(yīng)該謹慎考慮。“海外游學的最大價值莫過于游歷、學習迥異的風土人情,而年齡太小的孩子對國外社會認識有限,短短數(shù)十天的游程往往走馬觀花流于表象,并不能讓他們產(chǎn)生深刻理解。對游學之‘學’,期望不宜過高。 ”
業(yè)內(nèi)人士指出,社會各界應(yīng)該從不同角度正確引導孩子出境旅游,家長和孩子在出去之前要多方了解,根據(jù)孩子的特點和需求,科學制定出游計劃;回來后,對不同國情、文化差異等進行正確引導,及時讓孩子回到正常的學習生活軌道上來。(南通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