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個娃參加高考,13個考上大學!這是這個夏天長武縣亭口鎮(zhèn)坷垴(nǎo)村的鄉(xiāng)親們談不膩的話題。然而,對于這些孩子的父母來說,孩子考上大學的喜訊只能讓他們興奮短短幾天,接下來他們都在為孩子的學費發(fā)愁。8月25日,經(jīng)過近一個月的努力,村主任終于為孩子們籌集到2萬余元的助學款,并為他們舉辦了歡送會。
開會歡送13個娃上大學
25日上午,在坷垴村的村道上,遠遠就能看到許多村民聚集在村委會門外,等待著為學子們送行。村民們說,這條環(huán)山路以前連手推車都推不出去,幾年前剛剛把路修好,孩子們上學方便了很多。
77歲的何老先生說,在往年,村上偶爾也能考上一兩個大學生,但從來沒有這么多,今年14個娃參加高考,一次考上13個大學生,在鄰村的人看來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上午9時,村上為這13個孩子舉行了大學新生歡送會,長武縣、亭口鎮(zhèn)相關(guān)領(lǐng)導也參加了活動。村民們頂著烈日參加歡送會,一些村民帶著孩子指著前排的大學生,告訴他們那些人是他們學習的榜樣。
村主任幫助學生籌集助學款
歡送會上,學生家長們肩披紅色的綢子,在人群中笑得格外甜。村民們說,這種“披紅”在村里只有遇到喜事才會戴,但很少能一次用到這么多。
村主任何同安介紹,今年高考成績出來后,聽到村里一下子考了13個娃,自己跟學生家長一樣興奮,但很快也開始發(fā)愁,“我從2008年開始在坷垴村當村主任,這些年了,村里人的家庭情況我很清楚,人均年收入也就是四五千元,很多家庭根本負擔不起孩子的費用。”
何同安說,經(jīng)過一段時間考慮,他決定幫助學生尋找助學款。他和村里一名在鎮(zhèn)上教書的老師商議后,向亭口鎮(zhèn)政府匯報此事,鎮(zhèn)上當即決定拿出9100元資助貧困大學生。隨后,何同安又前往縣城尋找從坷垴村走出去的村民眼中的一些“成功人士”,以及縣城里的企業(yè)籌集助學款,經(jīng)過近一個月努力,他終于籌集了2萬余元,在昨日上午的歡送會上,將這些錢送到了學生手中。
何同安說:“好不容易取得這樣的好成績,不能讓娃們因為錢的事折斷夢想的翅膀。”
放學回家,他們要步行半小時
坷垴村位于武功縣亭口鎮(zhèn)的一個小山坡上,進村時必須繞過一段環(huán)山路。今年考上渭南師范學院的曹斌龍說,鎮(zhèn)上沒有高中,村里的學生都在縣里上學。但因為村里沒有通車,每次去學?;蛘呋丶?,這一段路要步行約半小時。
“運氣好的話,可以在路上遇到熟人,捎我一段,但很多時候都沒有這樣的運氣。”曹斌龍說,因為每次回家都是在下午放學后,特別是冬天,天氣冷,再加上天黑得太早,這段路幾乎成了他的噩夢。
在走訪中,這13名學生大部分都提到了家門前的這條環(huán)山路。他們說,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夠有能力幫村子里仍要去縣里讀書的弟弟妹妹們,解決上學“行路難”的問題。在坷垴村,村民們除了種地和外出打工外,再沒有別的經(jīng)濟來源。從小跟父親在外求學的何倩說,父親常年在外打工,他的辛苦自己都看在眼里,“我很早就清楚,我不能像大城市里的孩子那樣依靠父母,對于我來說,考上大學就是我能想到的唯一出路。”
而在坷垴村這13名新大學生中,19歲的曹萌也有同樣的看法。她說:“從小父母就對我特別疼愛,很多事情都順著我,他們對我沒有太多的要求,除了考大學。”曹萌說,村子里的同齡人其實并不少,但很多都因為各種原因中途輟學,自己也曾聽說過別人在外打工的情況,但不管別人過得是好是壞,自己始終都堅持一個夢想——考上大學。18歲的何楷今年考上了陜西科技大學。他說:“我們13個人平時其實都很熟悉,可能就是從高中開始吧,大家開始在暗地里相互競爭,也相互鼓勵,我覺得這是我們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們都覺得為村子爭了光。這次的事情,對村子里的弟弟妹妹應(yīng)該也會是一種鼓勵,我們也希望村里的大學生能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