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6日公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試圖給多地愈演愈烈的“小升初”擇校熱、考試戰(zhàn)潑一盆冷水。
消息一出,在網絡上引起的反響似乎并不大,網友最多最直觀的感受是:“學區(qū)房又要漲價了!”“還是要‘拼爹’?。 ?/p>
記者在上海、武漢、廣州等地采訪了解到,部分教育界人士和家長認為,教育部新規(guī)仍是老生常談,劃片、就近入學在多地早已推行,但收效甚微,他們憂心:新規(guī)會否再次淪為“一紙空文”?
新規(guī)不新 難逃“一紙空文”?
教育部26日發(fā)布的意見,明確指出合理劃定招生范圍,免試就近入學,全面實行陽光招生,逐步減少特長生招收數量,試圖根治“小升初”的擇校熱。
然而,這項新規(guī)并沒有被家長們看好。廣州家長葉女士說,義務教育階段的免試就近入學是《義務教育法》就規(guī)定了的,教育部這次規(guī)定只是重申,“都喊了這么多年了,可是擇校仍然止不住,這次重申也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對我而言,只要有條件,都會擇校,誰不希望自己孩子接受更好教育?”
從2002年開始,武漢市教育部門采用電腦派位的方式確定擇校生,一些校長表示,電腦派位曾對解決教育公平起過積極作用,但擇校熱并沒得到有效遏制。
武漢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武漢早就取消小升初考試了,可現(xiàn)實情況是,沒有了小升初考試,反倒增加了學生們上培優(yōu)班的負擔?!皩τ趯W校來說,要確保將來的升學率,通過種種手段,吸引更多、更優(yōu)秀的學生入校,這個方向是不變的?!?/p>
在上海一家出版社工作的陳潤華有一個上5年級的女兒,她說:“除非少數十分‘想得穿’的家長,聽天由命等劃片、等搖號的,多數家長都會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最關鍵的是人際成本,為孩子謀一所好初中?!?/p>
很多家長表示,對于貧困家庭而言,考試是自己的孩子不靠背景憑成績進入名校的唯一途徑??荚囯m然有偶然性和不合理,卻是最公平的。
不少家長說,可以預見的是,就近入學將掀起新一輪的學區(qū)房漲價潮,“小升初”將迎來新一輪“拼爹”熱。
初衷是好的 執(zhí)行是難的?
據記者了解,為遏制“小升初”亂象,教育部幾乎每年都要發(fā)文重申“就近入學”“陽光招生”等剛性原則,但由于監(jiān)督手段乏力、懲戒措施不足等原因,各項禁令往往淪為“一紙空文”,教育滿意度和政府公信力都面臨嚴峻挑戰(zhàn)。
近日,廣州市也宣布將于2015年全面實施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取消推薦生制度。廣州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國家的相關文件精神,義務教育階段實行免試就近入學,而小升初推薦生是以小學五六年級分數為基礎,根據學生成績從高到低排隊,成績位于前列的學生可以在省市一級優(yōu)質初中先進行電腦派位。“實際上這種電腦派位也是違反了免試原則的,廣州市今年先過渡一年,明年開始全面取消推薦生制度,實行真正的免試入學?!?/p>
事實上,廣州的推薦生制度自1991年就開始在全市推開,以“推薦生+電腦派位”優(yōu)等生保送、特長生制度等升學形式取代原有的小升初升學考試制度,成為全國首創(chuàng)。然而到2001年,推薦生制度因廣受詬病而被取消。有家長說,取消考試之后,廣州的教學質量大幅下滑,有些學校的模考成績都不敢對外公布。廣州于2005年恢復小升初推薦生制度,允許各區(qū)根據自己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實施。
上海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小學校長告訴記者,整治小升初亂象的關鍵在于學校要真正不挑生源,不僅是公辦學校不能以各種名義分班,而且民辦初中也不能變相地考學生文化成績“掠奪”優(yōu)質生源。
武昌實驗小學是許多家長心目中的“名?!?,校長張基廣告訴記者,學校對口初中是武漢市第四十五中,但絕大多數家長都會放棄這所對口學校,想方設法去擇“名校”。
教育資源均衡短期難以實現(xiàn)
張基廣說,教育部的這項新規(guī)只是在重申過去的文件,而沒有關注這些政策在各地是否真正得到執(zhí)行、落實。實際上,明的考試早就禁止了,現(xiàn)在多數都是培優(yōu)機構和一些名校聯(lián)合舉行考試?!靶∩酢背蔀橐坏离y解之題,關鍵原因在于優(yōu)質資源太少,學校的硬件建設,特別是優(yōu)質師資調配不能實現(xiàn)均衡化,出臺再多新規(guī)也會是一紙空文。
特級校長、上海向明中學校長芮仁杰表示,校際差異客觀存在,雖然規(guī)定就近入學、對口入學,老百姓還是希望進片區(qū)內相對好的初中,甚至跨區(qū)擇校、選擇上知名的民辦初中。雖然有搖號等具體措施分流生源,還會有家長想方設法去“操作”。要整治小升初擇?,F(xiàn)象,除了把生源信息公開、公示,接受社會的監(jiān)督外,還要治本,努力辦好每一所初中,開展校長、教師的流動。
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江東說,在當今現(xiàn)實條件下,短時間內不可能讓所有學校都能實現(xiàn)教育資源的均衡,因此,應當加強特色學校建設。讓一些弱校通過特色辦學得到政府扶持,逐漸走進老百姓的視野。
“今后,人們擇的不是學校的升學率,擇的是學校的特色,什么才是更適合自己的教育。傳統(tǒng)名校只是高分學生的加工廠,真正有特色有文化內涵的學校對孩子的影響才是深遠的。”江東說。 (記者廖君、鄭天虹、仇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