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教育部網站披露了已經制定完成的考試招生改革總體方案的部分細節(jié)??傮w方案和高考改革等配套實施意見將于明年上半年出臺。在高考改革中,將探索外語考試不再在統一高考時舉行,而進行社會化一年多考。
中國的英語教育一直呈現出群眾化、低端化、應試化的特征。學生在學校里學英語,是因為這一學科與語文、數學等考試分數一樣多,是因為高考要考英語;很多人在就業(yè)后學英語,則完全是為了應付職稱考試。而每年在不少行業(yè)的職稱考試中考英語,都曝出不少人替考英語的新聞。即使不是替考的,也大多是在考試前突擊學習一下,只要應付完職稱考試,就又全部忘掉了。而在實際的工作、生活中,大多都和英語沒任何關系。有人為此稱,“全民學英語是社會資源極大浪費?!?/p>
同樣是學英語,日本的做法就比較理性。從2011年4月起,日本開始將英語確定為小學必修科目。但日本在“全民英語”熱潮中表現得相當理智:有的日本大學采用學分制,只要學生修夠規(guī)定的英語學分就算合格;也有的學校采用國際交流英語測評考試,考試分數只代表應試者使用英語交流的能力,沒有及格與不及格之分。
現在,教育部門終于下定決心要讓英語回歸到社會,并且將要實行社會化一年多考,而不是必須拿到高考中,增加無數學子的高考學習負擔,這無疑是一種福音。與其讓學習效果不好、實用性不強的英語一直在高考這個指揮棒中“指揮”著無數學子,折磨著無數家庭,倒不如讓社會這個“市場”引導著大家學習英語,讓學子們有更多時間在一年多考中慢慢消化英語的精髓,品味英語的魅力,而不是一考定終身的那種急功近利。否則,無數人因為英語而在高考中被“一考錯失終身”,實在不能算得上是科學的和公正的考試。(張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