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29日消息,據(jù)國外媒體報道,在今年年初,詹姆斯-卡梅隆乘坐潛水器潛入海底11公里深處到達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底部。在地球表面最深的地方,他發(fā)現(xiàn)了一些奇怪的生物,一種端足類甲殼動物-短腳雙眼鉤蝦竟然可以以木屑為食。
詹姆斯-卡梅是全世界第三個到訪該區(qū)域的人類。在這黑暗的深海里,幾乎看不見任何東西??仿〗榻B說,“在我周圍,我能看見的只有一些很小的端足類甲殼動物。”如果卡梅隆再湊近一點觀察的話,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些端足類甲殼動物正在大口吃著木質(zhì)的食物。端足類甲殼動物是一種和蝦非常相像的甲殼綱動物,雖然我們不能完全肯定卡梅隆看到的是何物種,不過最有可能的應該是短腳雙眼鉤蝦。這是極少能在這種深海環(huán)境生存的動物種類之一。為了在深海高壓環(huán)境中生存,短腳雙眼鉤蝦練就了一個好“腸胃系統(tǒng)”,它們能消化掉其他動物吃不掉的食物,比如木質(zhì)食物。這也是它們能在這種極端環(huán)境下生存的關鍵所在。
地球最深處的居民
端足類甲殼動物也許是世界上最不走運的動物種類之一,雖然它們生存在全世界最大的水體中。它們的體型不大,一般只有幾厘米長,不過,在南極洲的冰蓋下也發(fā)現(xiàn)過長達10厘米的端足類甲殼動物,當然,在太平洋有些地方還發(fā)現(xiàn)過更大尺寸的。
短腳雙眼鉤蝦體型不大,體長在2-5厘米之間,身體呈灰白色,接近于漂白色,看起來像一只土鱉蟲。但是要能生存在馬里亞納海溝底部卻需要非同一般的體質(zhì)。它們生存環(huán)境中的壓強要比海平面壓強要大約1000倍,水溫只有2攝氏度,而且終年不見陽光。
2009年,日本橫須賀海洋與地球科技研究社科學家英貴小林與他的同事在一個潛水器上裝備了一個攝像頭和四個裝有誘餌的陷阱,然后讓其下降至馬里亞納海溝底部。他們在3小時內(nèi)捕捉到185只動物,無一例外地,這185只動物全部都是短腳雙眼鉤蝦。毫無疑問這種動物在海底深處繁衍地相當好。小林對這種動物的消化系統(tǒng)進行了研究,想弄清它們到底以什么為食。
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短腳雙眼鉤蝦不僅僅可以消化掉其他動物可以消化的食物,但是,它們還可以將多醣體(一種存在于植物體內(nèi)的復雜有機物分子)分解為糖。更為令人驚訝的是,在實驗中短腳雙眼鉤蝦甚至可以消化掉木屑。一些反芻動物和白蟻類在共生在它們體內(nèi)微的生物的幫助下才能消化掉粗糙木屑。小林成功將短腳雙眼鉤蝦用來消化木屑的酶分離出來,這些可以分解掉纖維素酶和我們目前已知的各種酶都不太相似,倒是和一種將糖分從其他分子中抽離出來的酶很相似。這說明短腳雙眼鉤蝦擁有著一種獨特的酶。
在海溝底部經(jīng)常會有一些木屑類的東西比如椰子殼等,這類東西最終都成為了這種端足類甲殼動物的食物。雖然這些東西一點也不“美味”,但是任何生活在那種極端環(huán)境里的生物,都會饑不擇食。(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