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排入海中的二氧化碳量日益增加,影響海中魚類的大腦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嚴重威脅魚類的生存。
負責這項研究的芒迪教授說,人類每年排入海中的二氧化碳高達23億噸,改變了海洋的化學成分,對魚類及其他海洋生物造成了巨大影響。這項研究指出,到本世紀結束時,海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將多至干擾魚類的聽覺、嗅覺、移動力,以及逃離捕食者的能力。
芒迪教授說,他們數(shù)年來一直在二氧化碳含量較高的海水中,檢測各類珊瑚礁魚類幼魚的情況。他們聲稱這是全球首次證實海水中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將破壞魚類的關鍵腦受體,并影響魚類的行為和感知能力。海洋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直接干擾海洋生物神經(jīng)傳遞介質的功能,對它們的生存直接造成前所未有的威脅。
芒迪指出,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時,珊瑚礁魚類幼魚的嗅覺減弱,因此無法及時察覺捕食者。幼魚也由于聽覺受影響,變得白天愛待在珊瑚礁附近而成為捕食者的美餐。以往它們只在晚間才在珊瑚礁內(nèi)休息。此外,幼魚的機動性也明顯減弱了。(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