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網絡,一種頗為流行的觀點是:我們應該寬容網絡,寬容不同觀點,寬容有點兒情緒化的語言和激烈的言論,寬容比較無厘頭的網言網語,寬容那些非惡意的不實傳言,不能扼殺了這個清新、開放、活潑的言說空間。利弊如影隨形共生一體,要想享受互聯網給中國社會帶來的種種好處,有時不得不以寬容之心對待網絡的一些弊端。
這個觀點,我是非常贊同的,接受了互聯網的好處,就要面對它的弊端,無法要一個只有好處沒有弊端的網絡,沒有眾聲喧嘩,沒有嗆聲雜音,那就不是互聯網了。但是,我們不能以駝鳥的心態(tài)看待網絡的弊端,明明看到了弊端,看到了網絡上滋生的種種傷害卻毫無作為,不立法采取措施遏制弊端和解決問題,就是缺位和失職了。
寬容與縱容有時候只有一步之遙,不因噎廢食,不把問題當作洪水猛獸,這叫寬容。明明看到問題卻沒有作為,放任問題的蔓延和惡化,對網絡暴力和謠言誹謗的受害者熟視無睹,對肆無忌憚的作惡者默不作聲,對造謠、誹謗、欺詐、攻擊袖手旁觀,這叫縱容。對待網絡需要寬容而不能縱容,沒有原則、沒有是非、沒有法律規(guī)則和底線的寬容,很容易變成濫情的、讓好人受傷壞人受益的縱容。
寬容網絡,是為了保護網絡;同樣,不縱容網絡,也更是為了保護網絡,保護網絡不被造謠、誹謗、欺詐、攻擊之類的丑行所污名化和妖魔化。網絡是公共領域,而不是公共廁所,不是藏污納垢之地,不是污言穢語和欺詐行為的傾銷地。將網絡納入法治的軌道,保護公民的網絡權益不受侵犯,是為了讓人們在提起網絡時不會眉頭一皺地認為“那是一個很亂的地方”。
寬容與縱容的邊界在于,對沒有侵犯他人法定權利的言行,應該有最大限度的寬容;而侵犯了他人法定權利,造成了傷害,仍然視而不見,那就是縱容了。法律是公民權利的保護神,“不侵犯權利”是社會寬容的底線。這種權利,如霍姆斯所言:就好比我可以揮動拳頭,但是絕不能碰到另一個人的鼻子。這是網絡自由的邊界,也是寬容和縱容的邊界。
我們談論寬容的時候,不僅要把自己想像成普遍的上網言說者,也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可能受到侵權和傷害的網民。如能有此位置感,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就能更加客觀地看待寬容和縱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