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可能遠超人們想象。11日在北京召開的氣候傳播國際會議上,與會專家學者從不同視角描繪了未來氣候變化之下的生活圖景。
“氣候變暖已經(jīng)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在會上開門見山。她指出,最近三十年中的每個十年都比1850年以來之前的任何一個十年溫暖。
巢清塵援引聯(lián)合國相關機構最新發(fā)布的研究報告說,相對于1986年至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氣溫在2016年至2035年將升高0.3度至0.7度,預計到21世紀末溫度上升可能超過2度。
此前世界銀行曾警告說,如果全球變暖2度,就會導致普遍糧荒、前所未有的熱浪和更加猛烈的颶風。
事實上,各地輪番上演的極端天氣正是氣候變化的嚴重后果之一。
2013年夏季,中國南方持續(xù)高溫,7萬平方公里國土氣溫一度超過40攝氏度;北方則連遭暴雨,多地降雨量打破歷史極值。此外,澳大利亞、美國等國也遭遇極端天氣。而未來,極端天氣發(fā)生的發(fā)生概率可能進一步增加。
專家指出,氣候變化會危及人的身體健康。復旦大學的一份研究成果表明,相對于正常氣溫,熱浪或寒潮會使居民中風死亡風險分別上升14%和45%。
不僅如此,氣候變化還可能影響人們的營養(yǎng)結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在會議上指出,全球變暖所導致的干旱將減少優(yōu)質草原和牧草,進而導致牛奶供應不足。而由于中國近年來對奶制品的需求大增,如何保證人們獲得充足營養(yǎng)供給,亟待關注。
此外,對維持生活至關重要的水資源也會被波及。中國水科院水資源所副所長嚴登華指出,受氣候變化影響,近年來農(nóng)田干旱和城市內(nèi)澇都呈上升趨勢。
對此,專家指出,人類活動是導致近60年來氣候變暖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們應當積極采取措施,避免自己受到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