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金功文)寨灣是山陽縣漫川關(guān)鎮(zhèn)一個小地名,地處福銀高速路“寶石梁隧道”南出口,因后山有“萬人寨”“姨娘寨”而得名。很休閑的一處風(fēng)景。
這里最馳名的是“砧子石藏經(jīng)洞”和“超古塔”。出隧道東望,埡口下半山腰有個大方巨石,由無數(shù)小石支撐,色黑,方形,好像砧子。石壁上有眼小方洞,被一棵綠樹遮掩,若隱若現(xiàn),奇特曼妙。《山陽縣志點釋》記載:有巨石高數(shù)十仞,酷似打鐵砧子,故名砧子石,清康熙六年(1667),蜀僧超古卓錫天竺山,至此山麓砧子石,招工起棧鑿洞,石洞長一丈六,寬一丈,高六尺,藏經(jīng)書460部。于洞下創(chuàng)建佛殿,筑山門、庫廚,方丈,超古圓寂后,僧徒殮其遺體坐缸葬于佛殿前廣場,并在其上修筑五級小塔,后來人稱“超古塔”。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因盜賊偶潛于此,知縣王榮棨誠恐經(jīng)卷丟失,派人將全部經(jīng)書移存縣衙,后遭兵燹,損失殆盡。聽當(dāng)?shù)厝苏f,曾經(jīng)有人沿著棧道孔上去看了,洞有兩間屋大小,頂部畫著好看的圖案,底面還有一眼水井,空落的藏經(jīng)柜和印版被人掀了下來,不知花落誰家了。當(dāng)?shù)厝瞬唤?ldquo;藏經(jīng)洞”,叫“曬經(jīng)洞”,想想也是,經(jīng)卷放在半天空中的石洞里,清風(fēng)吹拂,斜陽曬暖,石頭也有了禪意。
砧子石背面有一根酒盅粗的爬山虎藤子從荒草叢中蛇行高處,突然蔓延一大片綠葉,青翠碧綠的網(wǎng)在石頭腦殼上,若帽似巾,別有一番風(fēng)味。
巨石下有小廟,古時是佛堂,典雅精美,形神兼?zhèn)?,被毀壞一空,不留痕跡。有四塊石碑也被村民抬回家做了洗衣石,雕刻的文字讓時間和臟水洗得一枚不剩。而今是祖師廟,由住廟老人自己動手,用石頭壘砌、泥漿黏縫,粗糙的建了一個簡易院舍,搭建的土臺上供奉著孫思邈。我問原因,耳背的老人給我“大木大概”(老人原話,簡明扼要的意思。說細(xì)講得一些時間)的講了以下故事:古時,離這不遠(yuǎn)的兩岔口(地名,屬法官鎮(zhèn)管轄)上邊,卷筒子(地名)下面的“紫金寺”,住著800名鐵頭僧,每天早晨敲三聲鐘,鐵頭僧被放出來自己找地方練三個時辰功夫。有個鐵頭僧沿“九里杠”(地名,在法官鎮(zhèn))、姚家灣(法官鎮(zhèn)所在地)空中,飛到了“萬人寨”上空,低頭看見10000個和尚在教練場上哼哼哈哈的練功,鐵頭僧不服氣,落下來用鐵頭功把這些和尚打得仰的仰,爬的爬,缺胳膊少腿,死去活來。事情鬧大了,鐵頭僧也急了。這時候,一位白胡子仙人飛過空中看見,降到地面,隨手扯了幾把青草,叫鐵頭僧拿到對門兒“朝陽洞”(那里有罕見的道教墓群)熬湯,受傷的和尚喝了都好了。當(dāng)人們再來找這位白胡子神仙時,無影無蹤了。人們猜想這個神仙應(yīng)該是孫思邈,就在砧子石下修建一座祖師廟。這個傳說邪乎,不可靠。
廟堂前面坎下的草坪里有座六邊形、五層矮小磚塔,袖珍精致,超古圓寂后葬在塔下,叫“超古塔”。由于年代久遠(yuǎn),缺少保護(hù),幾處青磚脫落,滄桑凄涼。
又說砧子石這塊巨石是楊八姐一箭射落到靳家河里,蠻王背到山腰,用腳踢了幾個石頭支穩(wěn),飛奔去攆楊八姐了。砧子石南邊斜下方有個小點的石頭是楊八姐背上來的,看蠻王力大無窮,發(fā)覺自己無法超越蠻王,就擱在山腰拔腿逃跑,跑到前店子回頭一箭,射掉了追趕在身后的蠻王頭顱,“蠻王冢”就在前店子田里。廣泛流傳的《楊八姐智斗蠻王》的故事,就發(fā)生在寨灣。
亂石叢中有根蠟燭形狀的石柱,我看也有意思。
砧子石北邊有個竹園,蒼綠碧翠,竹影搖曳,清凈深幽,園中有奇形怪狀的大石筍,石旁修竹圍繞,古老小路上下穿梭,詩情畫趣,是一處難得的小景色。不遠(yuǎn)處有眼“豹子洞”,窩在幾塊巨石夾縫深處。走過綠草萋萋的小路,像壁虎一樣爬上洞口,冷風(fēng)簌簌,清涼爽透。洞里有竹床、棉被,三伏天,人們上到這里避暑歇息。洞很深,漆黑,打把手電可下到河邊人家屋底下。洞內(nèi)有粗大的檁子、柱子等木料。一位80多歲的老人說,先前這地方叫“百家村”,人家很多,有街道,后來山頂垮塌,大石頭掉下來,把一個村子埋在里面,人煙從此稀少了。老人的話我信,不過要地質(zhì)專家科學(xué)論證,史學(xué)家考證方可當(dāng)真。這里的石頭很怪,都是砂石凝固緊密、秀作一團(tuán)的龐然大物,難道這地方經(jīng)過了冰川紀(j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