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達累斯薩拉姆1月2日電 通訊|“謝謝來自中國的這群天使”——中國援坦醫(yī)療隊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華洪立 閆然 王冠森
當2024年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在坦桑尼亞桑給巴爾的奔巴島上,中國援助血吸蟲病防治項目組的4位專家便起床收拾裝備,他們要開車一個多小時去基林迪村,開始他們新年第一項工作——“滅螺”。
遍布溪流和池塘的奔巴島,水泡螺在當地泛濫成災,作為血吸蟲的主要寄生宿主,島上的居民飽受其苦,“滅螺”成為專家組在當地開展防治血吸蟲病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基林迪村里,有一片半個足球場大小的水塘,是4000多村民重要的用水來源。在此前的取樣檢測中,專家組發(fā)現了血吸蟲幼蟲的存在,而此行的目的就是對水塘進行消殺。專家們趕到時,這里仍有十幾個婦女在洗衣服,還有很多兒童在玩耍。
專家組組長黃玉政看到這一幕很無奈?!把x幼蟲接觸到人體皮膚極易誘發(fā)寄生,之前來調研時我們已經再三告誡他們不要再來這個水塘洗澡和洗衣服?!?/p>
消殺工作不僅需要攜帶重達百斤的裝備,還要穿上厚厚的水靴,島上強烈的陽光不一會就讓4位專家汗流浹背,而赤道附近紫外線長期照射,也早就讓4位專家的皮膚變成深褐色。
黃玉政介紹,奔巴島上大概有120個社區(qū),共有300多個類似的水塘和400多條溪流,每一個池塘從抽樣檢測到消殺,平均要去3次?!拔覀円谌路萦昙緛砼R前完成全部水塘的檢測工作?!?/p>
2016年8月,江蘇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正式承擔商務部“桑給巴爾血吸蟲病防治技術援助項目”。2023年5月,江蘇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正式承擔商務部“援助桑給巴爾血吸蟲病防治技術二期項目”,自2017年8月派駐第一期專家組以來,國內先后共派出34名專家來到奔巴島。
“過去我們總是生‘怪病’,肚子很疼,還會尿血,我們那個時候對血吸蟲病一無所知。但來自中國的醫(yī)生幫助我們了解這種可怕的疾病并且治好了它,真的謝謝來自中國的這群天使?!贝迕窆谞柛嬖V記者。
在坦桑尼亞,除了奔巴島上的血吸蟲病防治專家組,還有兩支援坦醫(yī)療隊,分別是江蘇省對口的援桑給巴爾醫(yī)療隊以及山東省對口的援坦桑尼亞醫(yī)療隊。
去年9月,中國(江蘇)第33期援桑給巴爾醫(yī)療隊的22名醫(yī)生來到桑給巴爾,4個月的時間里,已為數百名患者實施了手術。
桑給巴爾衛(wèi)生部官員薩利姆·斯利姆曾多次感謝中國醫(yī)療隊多年來為桑給巴爾人民提供醫(yī)療幫助,同時希望進一步加強與中國醫(yī)療隊的合作?!爸袊吞股D醽喪莻鹘y友好國家,中國大夫們幫助了我們國家的大批患者,我們真心感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