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布加勒斯特6月20日電 通訊|《博巴與中國當代繪畫文獻展》講述中國和羅馬尼亞藝術互鑒之美
新華社記者張改萍
素描、紙本水墨、版畫、油畫,以及珍貴的教學手稿、筆記、往來書信……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中國文化中心展館內(nèi),一件件珍貴展品講述著已故羅馬尼亞藝術家埃烏琴·博巴和妻子吉娜·哈其烏與中國當代藝術結下的不解之緣,以及中羅兩國繪畫藝術的交流互鑒之美。
在5月24日至6月24日舉辦的《博巴與中國當代繪畫文獻展》期間,中國文化中心展館共展出繪畫作品、文獻、視頻等75件(套)展品,吸引了眾多對美術和當代藝術和中羅文化交流感興趣的觀眾,特別是當?shù)厮囆g院校的學生前來參觀學習。
博巴是羅馬尼亞油畫家、版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他的妻子是一名畫家和書籍插圖師。他們與中國的淵源始于上世紀60年代。1960至1962年間,博巴夫婦受羅馬尼亞文化部派遣,前往位于中國杭州的浙江美術學院(現(xiàn)中國美術學院)主持教學工作。
據(jù)介紹,在中國為期兩年的繪畫教學和創(chuàng)作過程中,博巴夫婦為中羅文化交流和中國油畫藝術發(fā)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他們對藝術多元化的強調(diào)和藝術家個性創(chuàng)造力的包容影響了中羅兩國藝術家。同時,博巴夫婦也深受國畫、書法、戲曲、手工藝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極大豐富了他們的創(chuàng)作方式,堅定了他們探索多元化和民族化創(chuàng)作的信念。在華期間,博巴夫婦運用中國的筆墨工具,畫了數(shù)百幅水墨畫。
1962年回國后,博巴夫婦集結在中國創(chuàng)作的一系列中國主題藝術作品在羅馬尼亞舉辦了巡回展覽,獲得好評。展覽的展板資料介紹說,回國后博巴曾反復對羅馬尼亞學員們說,他認為能從出色的中國繪畫中學到很多東西,中國畫的概括、簡練、用線和構圖等方法,可以借鑒到油畫中來,他希望羅學員能找到油畫和中國畫結合起來的道路。
在展覽現(xiàn)場,觀眾可以欣賞到博巴融合了中國傳統(tǒng)水墨技法和漢字元素的作品。這種歐洲與中國繪畫之間的密切交流和對話,產(chǎn)生了一種全新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
羅馬尼亞視覺藝術家聯(lián)盟主席彼得魯·盧卡奇在參觀后對記者表示,此次展覽通過展示豐富多彩的作品和相關文獻資料,搭建了羅馬尼亞和中國藝術家之間的對話橋梁。
展覽上的一幅炭筆素描作品《杭州-1960年-11月-吉娜睡在工作室》引起了前來參觀的羅青年畫家安德烈婭·阿爾巴尼的特別關注。她表示,這是她見到的博巴最有趣的作品之一,“這幅畫捕捉到了博巴妻子在杭州日常生活瞬間,簡單而真摯,仿佛是一則記錄美好生活的日記,以幽默的筆觸傳遞著溫暖”。
阿爾巴尼還說,藝術家接觸不同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種跨文化的體驗能夠拓展藝術視野,為創(chuàng)作帶來新靈感。博巴的跨國藝術實踐對他的學生和羅藝術界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在展桌上,記者還看到一本博巴夫婦在杭州期間的教學筆記和研究文獻,其中有對太極、八卦、青銅器、陰陽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速寫描繪和關于中國藝術史的剖析。這充分說明了中國文化藝術在這對羅馬尼亞藝術家心目中留下的深刻影響。
據(jù)策展方介紹,《博巴與中國當代繪畫文獻展》項目開始于2019年。項目由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布加勒斯特中國文化中心、以及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委托,由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承辦。2020年9月,該展覽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首次亮相。2021年10月,展覽又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進行了巡展。
盧卡奇表示,該展覽是文化互鑒的一個很好例子,展現(xiàn)了羅中兩國文化精神的交流與融合,吸引了眾多對美術和當代藝術感興趣的觀眾。這些珍貴展品在兩國展館展出,不僅具有教育價值,更有助于推動不同文化間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