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狀元考卷
>>狀元考試咋答題?
僅存的一份狀元卷顯示,作者站在帝王立場,2460字針砭時弊
據(jù)介紹,科舉考試程序不斷變革后,在明清時期,正式由國家舉行的科考分為三級:鄉(xiāng)試、會試、殿試。而在鄉(xiāng)試之前,地方舉行童試,童試也就是入選考試,合格者稱為秀才。秀才參加鄉(xiāng)試,考中者稱為舉人;舉人參加會試,考中者稱為貢士;貢士參加殿試,殿試后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在700余份狀元試卷中,目前僅保留一張狀元卷,為國家一級文物,存于山東青州博物館。在此次展出的一張復(fù)制品中,人們可一窺其容。1598年,萬歷皇帝親自主持殿試,題目為《問帝王之政與帝王之心》,要求答卷人站在帝王的立場上,回答如何執(zhí)政和用什么樣的思想指導(dǎo)執(zhí)政的問題。山東青州人趙秉忠在答卷中緊扣題目,開門見山地回答,帝王執(zhí)掌國家政權(quán),要把國家治理得和諧興旺,就必須有實政和實心,也就是要有切實可行的治國辦法和治國思想,他還針砭時弊,提出了不少治國安邦的好建議。
邵輝說,趙秉忠25歲狀元及第,后任侍讀學(xué)士、禮部侍郎,并晉升禮部尚書。因觸犯宦官魏忠賢而被削職還鄉(xiāng),53歲時憤懣而死。他在文中一方面指陳時弊,主張改革,同時又對皇上大加奉承,溢美之詞隨處可見,文筆流暢,文章秀美。萬歷皇帝閱后龍顏大悅,在卷首朱批“第一甲第一名”。全卷長3.3米,寬38厘米,共2460字,寫得端正漂亮、樸實渾厚,既是策文又可看做書法作品。
上世紀80年代,趙秉忠后人將該狀元試卷捐獻,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上世紀90年代,山東青州博物館一名保安將其偷出準備出售,后被警方追回。然而,在當(dāng)時狀元試卷為國家機密,它又是如何從皇宮流傳出來的,至今還是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