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鎮(zhèn)是本次滑坡的核心區(qū)域,共有5戶家庭的10人遇難。一直進行遇難者家屬安撫工作的中村鎮(zhèn)人大主席沙仁貴,經歷了人生中最勞累的10天10夜。醫(yī)療救治、住宿吃飯、行程安排、思想溝通、協商補償、款項安排……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每一環(huán)都是精神、意志、愛心、理解力的考驗,容不得半點馬虎。稍有不慎,無異于給遇難者家屬的傷口上撒鹽。直到中村鎮(zhèn)涉及的5戶10名遇難者家屬全部足額拿到了補償款項,沙仁貴疲憊的身心才稍微放松一點。
“8·12”特大滑坡中,柞水縣有19人遇難,善后安置壓力最大。一位全程參與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隨時都處在遇難者親屬的怒吼和悲憤之中。“有時剛談妥一些,一個家屬突然哭鬧著不行。于是,前功盡棄,協商只有停止。”幫著流淚、一同煎熬、勸說重談,陪家屬再到現場祭奠,簽字……那位工作人員說“直到現在還做夢遇難者家屬上我家鬧事。”
8月18日,在山陽“8·12”特大山體滑坡災害遇難者“頭七”的日子,市委、市政府為遇難人員舉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動,各級黨政領導和社會各界群眾700多人肅立默哀,敬獻了花圈、鮮花。市委書記胡潤澤沉重表示:“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繼續(xù)全力以赴進行搜救,妥善安置失蹤人員和遇難者家屬,讓他們感受溫暖……”這既是黨委政府對逝者的尊重,更是大災面前的莊重承諾,像一顆定心丸慰藉著每一個遇難家屬的受傷心靈。“省、市領導冒雨獻花悼念,舉行這么莊重的儀式,這是對逝者的尊重,也讓悲傷的家屬得到心理安慰,讓人感動。”中村鎮(zhèn)聯通公司職工張偉道出了在場群眾的心聲。“救援人員確實盡力了,給了我們很大的安慰。”一位從柞水趕來幫助料理侄子后事的親屬告訴記者:“就算找不到,我們也心存感謝!”
大難無情,人間有愛。山陽突發(fā)特大山體滑坡后,在和時間賽跑的救援背后,還有一股無形的力量,用涌動的愛心撫平著遇難者家屬的心靈創(chuàng)傷。
災害發(fā)生后,省市民政部門協調財政方面緊急下撥救災應急資金50萬元,調撥睡袋1000條、彩條布20件4000米、棉被820床、折疊床225張以及雨衣、手套、方便面等救災物資馳往災區(qū),有力地保證了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山陽民政局成立了指揮協調、城區(qū)接待安撫、中村鎮(zhèn)救援現場生活保障和物資調配等4個工作組。在縣城和中村鎮(zhèn)設立了3個遇難者家屬接待點,每個點安排了一名局領導具體負責,抽調干部150人,做好遇難者家屬親屬的接待安撫工作,先后累計接待遇難者家屬親屬400余人;在金獅劍礦部和碾溝初小安置災區(qū)群眾50多戶。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市縣多家愛心企業(yè)和社會愛心團體紛紛捐款捐物,奔赴災區(qū),慰問武警官兵和受災群眾。我市著名青年歌手周澎在演出骨折的情況下,架拐趕赴中村慰問搶險公安干警,給搶險救災官兵以巨大鼓舞,給災區(qū)群眾受傷的心理以慰藉。”中村鎮(zhèn)下灣村群眾自發(fā)成立救災義務服務點,佩戴“紅袖章”在街道搭起涼棚,請來醫(yī)生免費為被困群眾家屬和搶險救援人員義診,為外來人員做導引;山陽縣志愿者協會、丹鳳縣團中央西部計劃項目志愿者一行6人,冒雨走進救災軍營、災民安置點,為官兵和受災群眾端茶倒水,發(fā)放礦泉水,收拾碗筷,打掃衛(wèi)生。
移民搬遷建新區(qū)
8月28日,參與搶險的部隊官兵漸次離去,喧囂多日的中村鎮(zhèn)復歸平靜。持續(xù)多日的搶險救援雖然交出了滿意的答卷,但科學的災后治理才剛剛出臺。市縣鎮(zhèn)都把受災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第一位,積極超前,同步做好受災群眾的安置工作??h上本著“認真負責、消除隱患、群眾至上、保障生活”的原則,迅速拿出了板巖以南工礦區(qū)域群眾移民搬遷方案,在中村規(guī)劃建設一個容納5000多人的移民新區(qū),已抓緊規(guī)劃設計,盡快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