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丹·普賴斯曾有一份體面的工作,過著平常的生活:朝九晚五上下班,為老婆孩子賺生活費、按時還貸款。但20年前,他毅然拋下一切,到俄勒岡州挖了一個地洞,過起穴居生活。
如今已經(jīng)年過五旬的他說:“當你擺脫一切,愿意少索取,其實獲得的更多。”
普賴斯年輕時是一名攝影記者,賺的錢除了要養(yǎng)活妻子和兩個孩子,還要還貸款。那時,他總是為錢和工作壓力發(fā)愁。
他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采訪時回憶說:“我告訴自己,振作起來,快把賬單還上,普通人的生活就該如此。”
33歲時,普賴斯讀到哈倫·哈伯德1974年寫的小說《佩恩·霍洛》。小說的主人公在布萊克河邊找到了一處避世之所,過上了“簡單生活”。這讓普賴斯很有感觸,決定重新規(guī)劃人生。
普賴斯離了婚,回到家鄉(xiāng)俄勒岡州,以每年100美元的價格租下8平方公里草場。最初,他住過茅屋、小客棧甚至帳篷,后來他挖了一個地洞,用撿來的材料把里面布置一番,一住就是20年。
別以為“穴居”生活一定原始、骯臟。
普賴斯的地洞布置得干凈整潔,地上還鋪著地毯。地洞約2.4米見方,里面陳設不多,但有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一切設備,甚至還有電和灶具。
雖說是避世穴居,普賴斯并沒有脫離現(xiàn)代生活——平時他用著iPad、蘋果筆記本電腦和手機,每個月要為手機繳付53美元的合約費用。每年冬天氣候變冷時,普賴斯會動身前往夏威夷沖浪,從11月一直待到來年4月,天氣轉(zhuǎn)暖后再回到自己的“洞穴”中。
這樣的“簡單生活”每年成本約為5000美元。賺這些錢對普賴斯來說并不難。他把日常生活寫成文章,定期向雜志投稿賺取稿費。他還會到鎮(zhèn)上打一些零工,這兩項工作賺的錢足夠他自給自足。
“我不相信房產(chǎn)和貸款,”普賴斯說,“哪個頭腦清楚的人會用一輩子的時間為一幢因為忙于工作而永遠住不上的房子還貸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