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屆奧運會的設項都會有些小的調(diào)整,比如以前馬球和拔河還是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只有田徑、游泳、體操和擊劍從來沒有缺席過奧運會。”體育社會學家盧元鎮(zhèn)說,“國際奧委會有一個‘千年發(fā)展計劃’,其最終目的,還是在全球范圍內(nèi)提高體育活動的參與度,這也是奧運會項目設置的基本原則。”
以4年前在北京奧運會上首次成為奧運正式比賽項目的BMX小輪車為例,本屆倫敦奧運會BMX小輪車設有男女兩項競速賽,賽場上動感的音樂和主持人煽情的渲染,讓場邊的年輕人流連忘返——參賽者幾乎都是年輕人心目中的極限運動偶像。19歲的美國女子、小輪車選手克萊恩在排位賽中通過一個碎石土丘時摔倒,在地上躺了一分鐘后,克萊恩拒絕了志愿者的檢查與攙扶,重新騎車并在觀眾的熱烈掌聲中抵達終點。
“我只是大腿上有些擦傷,問題不大。”克萊恩說,“我喜歡騎小輪車,這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
“能否吸引年輕人”是奧運會設項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國際奧委會要求,“至少在四大洲7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男性以及三大洲4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女性中廣泛開展”的項目,才能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因此,對于武術和空手道等多年來致力于進入奧運會的單項體育組織而言,獲得世界范圍內(nèi)的承認才是入奧之道。
設項重在奧運精神的推廣
“作為一個有價值觀念的體育組織,我們無法憑自己的力量改變世界,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奧利匹克幫助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在倫敦接受當?shù)孛襟w采訪時說,“奧運會將給主辦國家和城市的社會和經(jīng)濟發(fā)展留下積極的遺產(chǎn)。除此之外,奧林匹克并不僅僅是全世界最優(yōu)秀的運動員4年一次的聚會,而是每天都在努力支持全世界草根級的體育運動,通過體育運動來推廣團結、和平和人性尊嚴,這也是奧運會的發(fā)展目標。”
正是出于對“金牌至上”觀念的修正,國際奧委會2007年同意創(chuàng)辦青奧會,2010年首屆青奧會在新加坡成功舉行,此后每4年舉行一屆——國際奧委會章程明確表示,創(chuàng)辦青奧會的重要目的,是“用一種獨特方式推廣奧林匹克精神”,“激發(fā)關于奧林匹克精神和社會挑戰(zhàn)的教育與討論”,“在年輕人之間提升體育運動意識和參與感”。
“倫敦奧運會的口號是‘激勵一代人’,我們意識到當今社會的諸多問題,比如越來越多的孩子們更加熱衷于在電腦網(wǎng)絡的虛擬游戲中尋找快樂,這是一個全球化的問題。”倫敦奧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在此間表示,“用奧運會的比賽和文化推廣,來激勵孩子們放下游戲機走上球場,看上去這是一個過于昂貴的想法,但是我注意到,很多孩子已經(jīng)從賽事中體會到了運動的樂趣。”
事實上,現(xiàn)代奧運會對金牌的爭奪已近白熱化,但多種指向金牌的手段開始令人感到困惑:金牌對于運動員固然是頂級榮耀,不過,如果普通大眾享受不到金牌背后的延伸價值,奧運會的價值將會大打折扣——對于商業(yè)開發(fā)幾乎做到極致的國際奧委會而言,這是一個關系到存亡的重大問題。(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