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書章
朱逢喜在老家竹林
朱逢喜到農(nóng)戶家采訪
一個土生土長的農(nóng)民,因為愛好新聞寫作,在新聞采訪的路上奔走了40多年,采寫的新聞稿件發(fā)遍了各類省市媒體。他撰寫的新聞稿件語言通俗易懂,敘述客觀準確,滲透著鄉(xiāng)間泥土的氣息,不僅得到讀者的喜愛,而且受到新聞媒體的青睞,使他成為多家媒體的通訊員、特約記者。他就是山陽縣高壩店鎮(zhèn)井岡村的朱逢喜。
2021年12月的一天,記者來到了山陽縣高壩店鎮(zhèn)井崗村,步行翻過一個山嶺,沿一條小河而上走了約5公里山路,在鐵爐溝深處的兩間老土屋里,見到了朱逢喜。
酷愛新聞寫作的山里娃
朱逢喜原名朱封喜,1954年1月24日出生于高壩店鎮(zhèn)原南家垤村鐵爐溝一個普通農(nóng)家,是個土生土長的山里娃。
初中畢業(yè)后,朱逢喜回家務(wù)農(nóng),因愛聽廣播、看報紙,愛上了新聞寫作。1980年3月,他參加了縣上的通訊員培訓(xùn)班,學(xué)習(xí)了新聞寫作的基本要領(lǐng)。為了學(xué)好新聞業(yè)務(wù),他把借來的《新聞采訪與寫作》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干脆抄錄下來繼續(xù)學(xué)習(xí)。同時,為了提高自己的新聞寫作水平,堅持深入基層一線采訪。給媒體投稿時,他改名為朱逢喜,笑言是為了讓自己在新聞采訪的路上出行平安,遇難有救。
朱逢喜第一次采寫的新聞稿件《故鄉(xiāng)辦校赤子捐款》《管支書帶領(lǐng)民兵幫特困戶重建家園》等稿子被縣廣播電臺播出,又被《西北民兵》刊用,增強了他寫稿子的信心和勇氣。一次,他到漫川關(guān)鎮(zhèn)采訪,走到箭河村時,遇到一位賣柴老人。老人說,時任縣委楊書記到漫川檢查工作時得知路旁莊稼棚里死了一位老人,立即掏出500元現(xiàn)金交給村干部,再三囑咐他們買副棺材將老人安葬。朱逢喜聽到后喜出望外,立即趕到料理老人后事的村干部家采訪,一口氣寫出了新聞稿《七品縣令掏現(xiàn)款安埋孤寡老人》,很快就被縣廣播電臺和省級媒體采用。
1992年夏季,他到漫川關(guān)鎮(zhèn)采訪,聽當?shù)匾蝗罕娭v,猛柱山村高山上住著一位60多歲的老人,名叫徐啟霞,丈夫因病去世,家里的房屋遭水災(zāi)沖垮,她和兩個智力低下的兒子住在巖下的觀音洞里,三塊石頭支個鍋,煮吃野菜充饑。副鎮(zhèn)長杜華玉下鄉(xiāng)扶貧時發(fā)現(xiàn)了這個情況,同書記、鎮(zhèn)長一起到縣上為老人爭取救助款,組織當?shù)馗刹咳罕姙樾靻⑾技疑w起了兩間新瓦房。朱逢喜采寫了《墻倒屋塌母子住巖洞,鎮(zhèn)長為其蓋新房》的新聞稿,刊登在《陜西農(nóng)民報》上。從那以后,他采寫的新聞稿件不斷被省市媒體采用,先后30多次被縣委宣傳部等部門表彰,并被幾家報刊聘為通訊員、特約記者。
用腳丈量家鄉(xiāng)土地的新聞苦行僧
朱逢喜家境貧寒,20世紀90年代初,他上有70多歲、常年疾病纏身的父母,下有一對正在上學(xué)的兒女,累計借貸上萬元而無法歸還。為了給家里增加收入,他在春秋兩季種完莊稼后出外打工,空閑時間仍不忘采寫新聞稿件。
打工期間,朱逢喜經(jīng)歷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磨難,但他憑著對生活的一腔熱愛,硬是堅持了下來。
原《經(jīng)濟日報》記者庹震說,新聞是記者用腳丈量出來的。這話用在朱逢喜身上恰如其分。為了采寫新聞,朱逢喜不辭勞苦,一個背包、一支筆、一個采訪本、一雙黃膠鞋,就是他的全部“行頭”。他的采訪沒有工資,完全是他的自愿。他沒錢坐車,外出全靠著一雙鐵腳板長途跋涉。40多年來,他用一雙腳幾乎“丈量”完了山陽的山山水水,已記不清穿壞了多少雙黃膠鞋。他經(jīng)常背上干糧,一走就是十天半月,走到哪住到哪。背的干糧吃完了,就采摘野葡萄、山桃等野果子充饑,口渴了就趴在河邊喝幾口水。家里兩間破爛的土房快倒塌了,兩個兒女未讀完初中就外出打工……面對那么多困難,他毅然堅持行走在新聞采訪的路上,無怨無悔。
1993年秋天,朱逢喜去蓮花、松坪等鄉(xiāng)鎮(zhèn)采訪,途經(jīng)七里峽時,忽然聽到山坡上有咚咚的響聲,抬頭一看,幾塊巨石正沖他砸來,情急之下,他往石壁上一貼,巨石從他身邊飛馳而過,落在河床上,把河灘砸出一個直徑一米多的大坑。1994年夏天,他去延坪鄉(xiāng)采訪,過靳家河時突發(fā)洪水,他被卷入洪水中,拼盡力氣才游了出來,死里逃生。2021年春季,他去漫川關(guān)、天竺山等鎮(zhèn)采訪結(jié)束后,坐鄰居的摩托車回家,摩托車在山路上翻倒,壓在他身上,致身體多處重傷,鄰居把他送到當?shù)匦l(wèi)生院,為了省錢,他在村衛(wèi)生室經(jīng)過5個多月治療才完全康復(fù)。
朱逢喜酷愛新聞寫作,他不拿國家一分錢的工資,沒有手機、電腦,稿件全憑手寫。因為他的稿件大多采自偏僻的山鄉(xiāng),所以很少被職業(yè)記者搶先。憑著這份熱愛和執(zhí)著,朱逢喜雖年過花甲而不悔。記者問他:“你年紀大了,準備啥時候‘退休’安度晚年?”他笑著說:“只要生命不止,我都要行走到底!”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40多年來,朱逢喜采寫的新聞稿件被市、縣媒體采用1萬多件,被中省級報刊、電臺、網(wǎng)站采用2000多件。在網(wǎng)上搜索他的名字,署名為朱逢喜的消息、通訊很多,令人目不暇接。他采寫的稿件以短消息為主,也有通訊,都格外鮮活,像剛從河里撈起的魚兒,活蹦亂跳,又像剛從菜園里拔起的小蔥和蘿卜,帶著晶瑩的露珠和泥土的芬芳。記者問他為什么愛上新聞這一行,他說;“記者是神圣而光榮的職業(yè),宣傳黨的富民政策,弘揚基層的先進事跡,反映農(nóng)民群眾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這是我應(yīng)盡的職責。”
“干啥就要不怕別人笑話,耐得住寂寞”
朱逢喜中等身材,面色清瘦,溫和的目光里透著善良和自信。他走起路來像一陣風(fēng),看起來像50歲的樣子,讓我無法相信他已是60多歲的人。
冬天的鐵爐溝,小橋流水人家,枯樹衰草西風(fēng),滿眼蕭瑟。山谷很靜,只有清可見底的小河流水不知疲倦地唱著歌。朱逢喜家的兩間老土屋坐落于大山下的小河邊,周圍翠竹環(huán)繞,流水潺潺,讓這個山谷里有了一抹生機。過一個五六米長的木橋,沿著石臺階而上,就是朱逢喜家的院子。
老朱家的對面有兩戶民房,門上鐵將軍把門。老朱說,人家都搬走了。他家的兩間土房子,正屋一間,中堂掛著毛主席畫像,下邊是一只大柜子。西邊一間分為兩個半間,前半間是他的臥室,后半間是廚房。僅有六七個平方米的臥室也是他寫稿的地方,一張脫漆的舊辦公桌上擺滿了報紙雜志、稿件和各個媒體的通訊員通訊錄、特約記者證、報刊社和縣委宣傳部授予的榮譽證書。土墻上掛著他參加各種會議的采訪證,炕頭放著采訪用的相機、老年機。我真不敢相信,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里,老朱用他的筆,就著昏暗的燈光,寫出了一篇篇鮮活的新聞稿件,將山里的好人好事、致富典型等發(fā)到了省內(nèi)外的報紙雜志上,讓山外的人們看到了山里人的淳樸和善良,弘揚了社會正能量。
“我寫稿子就不怕別人責怪埋怨,也不怕別人諷刺笑話,再窮也要為黨和人民做好新聞報道。”朱逢喜說。
40多年來,朱逢喜走過了一條常人不會走也無法走的路子。雖然他家徒四壁,家里連件像樣的家具都沒有,妻子嘮叨,兒女埋怨,親友相勸,都說他寫新聞報道沒出息,勸他趁早外出打工掙錢把日子過好,朱逢喜卻斬釘截鐵地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我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黨的好政策就得有人去宣傳、歌頌,農(nóng)村出現(xiàn)的好人好事和群眾的呼聲總得有人去宣傳、去反映。選擇新聞報道這條路子我是走定了,誰也擋不住我!再說,不就是家里窮一點嗎?我從不后悔!”
老朱要做的事,八匹馬也拉不回來。時間長了,家里人開始從反對他到支持他。他每次外出,妻子給他烙好了饃,再罐一瓶熱茶讓他帶上??吹剿_上的黃膠鞋爛了,妻子會給他買一雙新的,讓他安心去采訪。他說:“愛好新聞就要不怕苦、不怕累,就要堅持下去。不要羨慕別人掙了多少錢,別人住的房子有多華麗,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平常心,咱弘揚的都是滿滿的社會正能量。”
朱逢喜的家距離鎮(zhèn)、村10多華里,山大溝深,因居住條件差,近幾年溝里30多戶人家先后都搬遷了,大多數(shù)在溝口蓋了樓房,少部分人上縣城租房或買房居住。
現(xiàn)在,老朱的兒女已在外成家,妻子在縣城照看孫子,只有老朱一個人仍住在山溝里。他把兩間土木結(jié)構(gòu)的舊房子進行了翻修,住起來很安全,靠耕種房前屋后的石坎地維持生活,種完地就出外采訪。作為一名農(nóng)民黨員,他衣著樸素,生活簡樸,卻豁達樂觀,精神飽滿,從不后悔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