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的一家人
本報通訊員 朱 勛
8月29日晚10點多,山陽縣法官鎮(zhèn)花廟子村村醫(yī)汪家新做完當天全村的核酸檢測,脫下防護服后,整個人仿佛虛脫了一樣,一下癱坐在沙發(fā)上。一旁的大女兒汪玲、女婿徐建連忙端來一杯熱水,小女兒汪瑾也趕忙過來噓寒問暖。
汪家新今年58歲,當村醫(yī)已有30多年。
從村上做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開始,汪家新每天凌晨4點就叫上汪玲、徐建和汪瑾,換好防護服到村委會辦公樓前的核酸檢測點,開始給村民做核酸。
8月18日晚,汪家新得知要全員核酸檢測時,就如何把口罩、面罩戴好,穿防護服要注意什么,掃碼時如何不碰村民的手機,怎樣避免出現(xiàn)交叉感染等問題,對女婿和兩個女兒進行了簡單的培訓。
核酸檢測頭幾天,氣象部門連續(xù)發(fā)布高溫紅色預警,室外是將近40度的高溫。只要一出門,身上的汗立馬就冒了出來,穿著嚴嚴實實的防護服的悶熱不亞于三伏天里蓋著棉被。
正是憑著這種責任與擔當,汪家新帶著他的女兒、女婿,承受著高溫的炙烤,因工作忙顧不得吃喝,只好忍受著饑餓和口渴。他們心里明白,他們吃些苦不算什么,只有早些戰(zhàn)勝疫情,大家的生活才能盡快恢復正常。
截至8月29日,汪家新帶著他的家人,已連續(xù)在“疫”線奮戰(zhàn)了11天,村民們看到他們一家人布滿血絲的雙眼,無不投去敬佩的目光。
“疫”線上的第一書記
本報通訊員 吳娟娟
近日,在柞水縣小嶺鎮(zhèn)常灣村里,人們每天都能聽到大喇叭里“請大家戴好口罩、保持好一米距離,每家不漏一人做核酸”的女童聲。
村民都知道,這是駐村第一書記駱昭君8歲女兒的聲音。
8月上旬,家里沒人帶孩子,駱昭君就把女兒帶到自己所包扶的小嶺鎮(zhèn)常灣村駐村。8月中旬疫情發(fā)生后,她就帶著女兒投入到村上疫情防控工作之中。剛開始,她忙著村上的疫情防控工作,顧不上帶孩子,孩子見大人都在忙,就說也要為村上防疫做點什么。思來想去,孩子說她能用普通話對著大喇叭喊話。于是,駱昭君就把要喊話的內(nèi)容編寫好,讓女兒對著大喇叭喊出來。核酸檢測剛開始的頭兩天,大喇叭播出的是錄音。隨后幾天,女兒有時干脆拿著大喇叭,有模有樣地喊著“大家核酸檢測要認真,防護好家人,就是為國家作貢獻”之類的話。村民聽后,紛紛稱贊她是一名懂事的好孩子。
隨后的幾天里,駱昭君帶著村干部按照“敲一次門、盯一個人、驅(qū)散一群人、不放出放進一個人”的要求,挨家挨戶進行宣傳發(fā)動、人員摸排、居家隔離、環(huán)境消殺等疫情防控工作。每天穿行村組宣傳防疫知識,苦口婆心勸阻群眾聚集,晚上輪流巡邏防控,全然顧不上照看孩子,孩子也好像突然長大了一樣,每天核酸檢測時定時對著大喇叭喊話。村民看到駐村第一書記與她的女兒對大家的防疫這樣上心,也都逐漸變得出門戴口罩,對疫情防控特別配合,主動做好房前屋后衛(wèi)生消毒等工作。
如今,駱昭君與她8歲的女兒已在村防疫一線堅守了10多天。“疫情不結(jié)束,我們不休息。”駱昭君這樣說。
爭艷姐妹花
本報通訊員 韓娜娜
“大家保持一米線,不要著急,一個一個登記。”
“大媽,你核酸檢測的信息碼注冊了沒,如果沒注冊把身份證給我,我?guī)湍阕?hellip;…”
在丹鳳縣巒莊鎮(zhèn)桃坪村核酸檢測現(xiàn)場,有一對熱情服務鄉(xiāng)親的姐妹。姐姐叫江金鳳,每天穿著防護服,耐心細致地登記核酸檢測信息。妹妹江曉燕帶著“小紅帽”禮貌地維持現(xiàn)場秩序,為群眾發(fā)放口罩,幫群眾登記核酸檢測信息。
兩姐妹一個是桃坪村北街組倉房片區(qū)片長,一個是黃泥包片區(qū)片長。由于所在片區(qū)年輕人大多在外務工,老年人沒有智能手機,不會注冊核酸檢測信息碼,兩姐妹就默契配合,幫老人注冊,每天在早上7點半前,就能將兩片區(qū)260多人的核酸檢測工作全部完成。
本輪疫情發(fā)生后,她們每天早早到村上報到,忙著排查返鄉(xiāng)人員,進行信息宣傳、物資運輸、核酸檢測、場所消殺。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她們的身影。
妹妹江曉燕是鎮(zhèn)人大代表,她熟悉周圍群眾,誰家?guī)卓谌?,誰在哪務工,誰家小孫女、小外孫叫什么她都十分清楚,工作起來事半功倍。她還是3個孩子的母親,本輪疫情發(fā)生后,防疫工作事情急任務重,她安排11歲的老大照顧其他兩個孩子,這樣她才能放心出門,一心投入到抗疫工作之中。
“這是我們離疫情最近的一次,我們與商南縣清油河鎮(zhèn)交界,自從商南發(fā)生疫情以來,全鎮(zhèn)干部、醫(yī)護人員不分晝夜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我只是盡我所能為疫情防控工作出了一份力。”江曉燕說。
每天群眾都能看到,核酸檢測結(jié)束后,姐姐江金鳳脫下防護服時,頭發(fā)被汗水浸濕,她擦了擦汗立馬和江曉燕一起收拾核酸檢測點衛(wèi)生,干完這些活,她們還要挨家挨戶宣傳防疫知識,叮囑群眾不要串門、不要扎堆……
杜林鑫和他的大學生服務隊
本報通訊員 朱舉仁
連日來,在山陽縣法官鎮(zhèn)各防疫點上,廣泛流傳著杜林鑫和他的大學生防疫服務隊的故事。
8月中旬,放假在家的大學生杜林鑫,第一天參加村上的核酸檢測時,看到不少人還用的老年機,記不住自己的身份證號,于是他做完核酸檢測后,就留在村核酸檢測點幫鄉(xiāng)親們登記信息,受他的影響,同樣在村里的丁金陽、丁佳、徐景釗等大學生,也投入到村上防疫工作之中。
從此,杜林鑫和他的大學生服務隊,深受村民的喜愛。
“給杜林鑫拿個桌子嘛,長時間趴在高凳子上登記信息怎么受得了?”村里核酸檢測第一天,一旁的群眾見杜林鑫從核酸檢測開始,一直這樣忙碌了幾個小時,心疼地說著。
“下一個點兒去哪兒?有電風扇沒?看能不能給準備兩個電風扇?”看到服務核酸檢測的幾名大學生臉上汗水直流,有群眾提議。
為了避免人員扎堆,在第二天的核酸采集中,村里采取分區(qū)域就近流動采集的辦法,工作人員分片區(qū)采集核酸。
也是從第二天的核酸檢測開始,杜林鑫和他的大學生服務隊成員,各自找到了服務群眾抗疫的工作崗位。上大三的徐景釗,直接穿上防護服工作,每天緊張忙碌的工作加上烈日的蒸烤,徐景釗的全身總是被汗水包裹著,幾個小時核酸采集做下來,他已熱得滿臉通紅,脫下防護服時,手掌的汗在指尖匯成一個顆顆小水珠往下滴。
村醫(yī)徐宏潤說,村上有5個村民小組1913人,這次連續(xù)數(shù)天核酸檢測、入戶排查和“敲門行動”,工作量有多大可想而知,多虧了杜林鑫他們幾名大學生主動服務。
溫暖民心的陳片長
本報通訊員 韓 斐
“大家都起床做核酸了,把家門口的燈都照亮,把老人孩子都喊起來,提前做好準備!”疫情發(fā)生10多天來,每天凌晨4點鐘,陳宏金穿著防護服騎著摩托帶著喇叭準時出現(xiàn)在馬蹄店村閔家溝,挨家挨戶叫醒熟睡的群眾做核酸。
陳宏金是商南縣青山鎮(zhèn)馬蹄店村閔家溝片長。8月16日凌晨4點多,還在熟睡的陳宏金接到防肺辦電話,一名新冠肺炎B類密接人員到閔家溝探親,需要緊急轉(zhuǎn)運隔離。他立馬起身到閔家溝口等著給工作人員領(lǐng)路,配合防肺辦工作人員做好轉(zhuǎn)運工作。接下來他挨家挨戶詢問有無與密接者接觸,告知村民不要隨意出門、等待政府通知,共流調(diào)出12名C類密接人員信息,協(xié)助鎮(zhèn)村做好閔家溝人員管控工作。
接下來的幾天,每天早上他騎摩托帶著醫(yī)務人員挨家挨戶采集核酸,高溫天氣時一趟跑下來,脫下防護服后衣服可以擰出水;下雨天騎摩托更是困難,根本看不清前行的路……但他從來沒有喊累叫苦。
馬蹄店村閔家溝被定位中風險區(qū)后,他自告奮勇每天去閔家溝消毒、送生活物資,鎮(zhèn)村干部考慮到他每天早晨參與采集核酸太辛苦,建議換其他干部去,他卻說:“我是這片的人,群眾更相信我,如果連我都不進溝,群眾會更恐慌,我會按照衛(wèi)生院培訓的操作流程來,你們放心把工作交給我吧。”
就這樣,一連十幾天,不管白天黑夜,只要群眾打電話訴需求,他就會第一時間出面解決,為慢性病患者取藥,為群眾送菜、米面油,為區(qū)域消毒,他每天會挨家挨戶電話詢問村民需求,統(tǒng)籌安排,及時解決封控區(qū)群眾困難。
疫情面前,每個人都是戰(zhàn)士,像陳宏金這樣奮戰(zhàn)在一線的片長還有很多。“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不是一句空洞的誓言,他們正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竭盡全力,為保衛(wèi)青山默默奉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