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功文
漿巴
山陽縣城有條建行巷,巷子口,一些菜農(nóng)在那兒賣菜。街邊,一老頭兒坐在石磨旁,神情專注地推著漿巴。
這個鏡頭激活我不少記憶。我的老家延坪鎮(zhèn)鐵爐子村山高天寒,地廣人稀,只能大面積點(diǎn)種苞谷。這些苞谷早種晚熟,生長周期較長,相比川道的玉米,受云霧滋養(yǎng)、雨露潤澤、陽光愛撫的日子多,顆粒圓潤,細(xì)膩香甜,磨出來的面粉黏勁兒好,做出來的食品別有一番滋味兒。每年夏季,苞谷灌漿、籽粒豐盈、汁液飽滿時,農(nóng)人就去承包地里,掰上半挎籃回來,撕開綠皮,把鼓錚錚、水嫩嫩的玉米粒剝下來,用小石磨推成漿巴。
村里的不少農(nóng)家屋里,都有盤石磨。木頭制作的磨凳,呈“井”字型,四腳撐地,敦敦實(shí)實(shí)。磨盤架在磨凳中央,沉沉穩(wěn)穩(wěn)。圓圓的磨盤,上下兩扇合著,下扇固定在磨凳上面。上扇一側(cè),鑿有方孔,安著半尺長的磨頭,磨頭外端有個圓眼兒,套磨拐。磨拐也是木頭做的,一橫一豎一鉤,像個爬著的“丁”字,只是“丁”字的那一鉤短小端正,與一橫一豎垂直,若鳥的喙,啄在磨頭眼兒里。磨拐被磨系提著,磨系是兩根指頭粗的麻繩,一頭綁在樓枕上,一頭從空中吊下來,一左一右,平衡地系在橫木上。吊著的磨拐與地面平行。
推磨時,一人站在小磨身后扶著磨拐,一傾一仰,一推一拉,吱呀吱呀地拐磨子;一人坐在磨旁,一鏟一鏟往磨眼兒里喂苞谷米兒,俗稱添磨子。推漿巴,得添會兒苞谷米,再添半鏟清水沖沖磨眼兒,使米粒下得利活,讓磨盤轉(zhuǎn)動利索,推起來輕松,磨出來的漿巴不稀不干,如瓊漿玉液。
推磨要耐得性子,不能急躁。添磨子也不能急于求成,喂得太多,想一口吃個大胖子。推得太快、添得太多,磨盤就囫圇吞棗,嚼不細(xì),磨出來的漿巴粗糙、干渣渣的,不好看也不好吃。
推磨,聽起來很詩意,實(shí)際是一件又重又累的苦活兒,機(jī)械枯燥,乏味無趣。尤其在煤油燈下的夜晚,推著推著人就瞌睡了。農(nóng)家石磨推出來的漿巴細(xì)膩、香甜,彌漫著濃郁的生活氣。
剛磨出來的漿巴只有甜味,立馬做飯吃,味道不是很好。一般用盆兒盛著,放上兩三天,讓它自然發(fā)酵,待漿巴散發(fā)出淡淡的酸梅味兒,這個時候做出來的食品,酸甜可口,味道甚佳。
漿巴是一種食材,變著花樣,可做很多美食。老家人常用漿巴和洋芋、紅薯搭配一起,攪漿巴糊湯;用槲葉、荷葉或青桐樹葉包著蒸、鐵鍋炕,做漿巴饃、漿巴角角兒;或在漿巴中加上五香作料,用鐵鍋炕焦,做成脆香的漿巴鍋巴,也可以煎出金黃亮麗的漿巴餅兒,就著稀溜溜的漿巴糊湯吃。漿巴糊湯易消化,餓得快,吃了漿巴饃、漿巴餅,耐饑感就強(qiáng)多了。
攪漿巴糊湯有點(diǎn)小技巧。洋芋或紅薯先下鍋,煮到半熟時,再把漿巴用勺子或鍋鏟舀起來,慢慢倒入翻騰浪涌的開水里,一邊煮一邊攪動,不讓漿巴沉底糊鍋。攪漿巴糊湯不同于攪苞谷面糊湯,煮苞谷面糊湯要蓋上鍋蓋,越煮越黏,越攪越香。漿巴糊湯不能蓋上鍋蓋煮,蓋鍋蓋煮漿巴會越煮越稀,越煮越醒湯,稀湯寡水,不香也不好吃。只有敞著鍋煮,敞著鍋攪,才能煮出一鍋然然糊糊、酸甜噴香的漿巴糊湯。
眼前這位老人的小石磨,是電動的,無須人推。老人一邊添磨子、磨漿巴,一邊應(yīng)承顧客,把磨好的漿巴賣出去,一心二用。生活用具的電動化,讓人們省力又省心。遺憾的是,沒有磨拐的小石磨,孤孤單單,像個玩具,缺少厚重感和儀式感,沒有煤油燈下一人推磨、一人添磨子,在石磨吱吱呀呀的聲音里嘮著家常的那種溫馨。
過去磨漿巴,是斷糧饑荒時的應(yīng)急之舉,為了活命不得已而為之。如今豐衣足食,大魚大肉吃膩了,吃漿巴是吃稀奇,吃健康,吃時尚。妻子望著老人磨漿巴,對我說,哪天去鄉(xiāng)下摘些青桐樹葉兒回來,蒸漿巴饃、漿巴角角兒吃。聽了這話,我就想父母,想老家,想漫山遍野的苞谷林,油然生發(fā)出濃濃的鄉(xiāng)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