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匠人關舉仁介紹窯口的情況
小狗以甕為家
村民用甕的碎片保護土墻
商洛日報訊(張紅中)在丹鳳縣城附近一個山溝里,有一處建于清代,已有200多年歷史的窯址。而走進這個名叫甕窯溝的小村子里,如同進入甕的世界。雖然甕這種器具隨著時代發(fā)展幾乎被人遺忘,但這個有著200多年燒甕歷史的小村子仍然令不少外來游客驚嘆不已。
村里到處是甕
走進丹鳳縣甕窯溝,遇見了一位姓劉的村民,他唱的一首歌謠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金娃娃,銀娃娃,頂不住咱這泥娃娃。燒甕甕來燒壇壇,又燒碗碗又燒盆,盆盆大得能坐人,碗碗能盛幾桶水……”遠遠望去,村民的院落里、墻頭上、村道邊的樹蔭下隨處能見到一排排褐紅色的甕,就連村民家里的狗窩都是甕。村子的半坡上一處平整的地方,還整齊地堆放著二十多個一米高的甕,甕口有成人腰般粗,甕面多有破裂。“這是廢品,沒人要,就扔在這兒了。”村民說。
“以前村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以做甕為生,甕窯溝的甕銷售到臨近的河南以及陜西的商南、洛南等地,農村做醋、儲存糧食的都來這里買,一次要燒200多個大甕,很快就被拉走了。”村民老劉說。據(jù)了解,甕窯溝距離丹鳳縣城不遠,溝口就是312國道,這條國道解放前叫長坪公路,是陜西東南交通要道,與國道相隔不遠有就是丹江,歷史上曾經(jīng)水運昌盛,也是西北入東南的大通道。這也是甕窯溝的甕暢銷四方的原因之一。
據(jù)了解,甕,也叫缸,裝水不漏,盛糧不壞,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常見的必備器具。甕經(jīng)由泥土燒制而成,是傳統(tǒng)的手工制作產(chǎn)品,與甕一樣而體形小了許多的,叫罐,有糖罐、鹽罐、藥罐,還有裝財物的錢罐等。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甕及罐慢慢退出了人們的生活。
龍窯始建于清代
我們在村里找到了目前唯一還健在的窯匠,78歲的關舉仁。關舉仁說:“窯是湖北麻城人老何在清代幫忙建起的,當時是村里的關家、代家和邱家合作辦起的,我的曾祖父就是其中一個窯主,距現(xiàn)在少說也有200多年的歷史,以前可是遠近聞名。”
他告訴我們,自己19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到窯上當學徒,一干就是一輩子,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窯場停產(chǎn),他才退休在家。甕窯溝窯場解放后被縣上收購,改為縣辦企業(yè),工人最多的時候有200多人。我們在關舉仁的指引下找到了當年的窯場,在村子后面不遠處的山坡上,我們看到用兩個罐做眼睛、窯口當龍嘴的“龍窯。”他告訴我們:原先龍窯長得很,現(xiàn)在只有六七十米長了,寬約1.5米,前幾年,窯場坍塌,也沒有人管了,村民就在上面開墾了耕地,種上了莊稼。經(jīng)歷了200多年風雨的“龍窯”窯口如今被侵蝕成像墓洞一樣大小。
“那時非常熱鬧,溝里頭開飯館的,賣百貨的,啥都有。從解放初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窯場干活一天能掙一塊多錢工資,最大的甕高約一米,能賣7塊錢,中號的甕能賣到6塊,一些腌咸菜的小罐罐一兩塊錢,都被外地人上門拉走了,有時候還要排隊等著出窯。”見到我們拍攝窯場,年長一些的村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