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當然,首先是主持人扮演了太大的角色。第二,有太多時間花在剛開始的秀上面,比如唱首歌,這離職場太遠了。第三,面試官太容易直接跳出來作結論,太想教訓別人而不是去幫別人。第四,也是比較荒謬的,面試完了就給工作非常不可能在現實中發(fā)生。不可能12個人面對一個人,15分鐘就決定雇不雇他。就算能,你就直接跳進去給薪水了?稍微有規(guī)模的企業(yè)都應該尊重中層職員的決定或我們共同的決定,而節(jié)目里是讓大老板直接雇傭底層專員。第五,薪水也相當不真實,看幾分鐘就決定給多少錢。另外,不知道他們?yōu)槭裁磿幸粋€扭曲的薪資體系,為什么一個北大的博士生說要8000元錢,就要被他們羞辱嘲笑呢?這個薪資在互聯網行業(yè)非常普遍。
我不想一棒子全打死,我也承認有些BOSS還是會問出一些不錯的問題。不同的BOSS有不同的水平和素質,從我看的15期節(jié)目中,大部分的問題可能出在五六個BOSS身上。
中國新聞周刊:我猜測創(chuàng)新工場在選擇創(chuàng)業(yè)者或團隊的時候也會有很多壓力面試。一個正常的職場的壓力面試,和你剛才說的羞辱方式,它中間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
李開復:無論是創(chuàng)新工場,還是微軟、谷歌,面試人其實是一個專業(yè)的事情。所以我不會隨便問“你在工作上最得意的是什么”,我會深深地去了解你最得意的事情上你扮演的角色是什么,跟你合作的人是誰。然后我會去問你的合作伙伴或同學做深度的背景挖掘。
第二部分可能會是深度了解你有沒有能力勝任我們這邊的工作,一定是非常有針對性。假如要招工程師,我會讓你寫一行代碼;比如說你是一個產品經理,我會問你行業(yè)內你最認可的產品是什么、為什么。
第三部分是談我們,對創(chuàng)新工廠有什么理解。當然到處拋簡歷的人也可以雇,但是我們更喜歡雇有針對性喜歡我們、了解我們,而且做了功課(的人),這代表了一種認真的態(tài)度。
當然我也承認(節(jié)目中)不可能做到100%,那樣這節(jié)目沒人看了。但《非你莫屬》里可能也就捕捉到了10%左右。
“我覺得平等是一種追尋”
中國新聞周刊:不能否認,中國的有些企業(yè)的確存在一種老板高高在上的情況,根據你對大陸企業(yè)的觀察和了解,你覺得整個職場生態(tài)環(huán)境如何?存在什么問題?
李開復:我覺得大環(huán)境上,高壓的(老板)會比國外的多一些,但這個大環(huán)境是我們可以接受的,慢慢改就可以。
整個中國教育和職場的文化就是這樣。教育是把每個人都訓練得能力不錯、基礎知識豐富、很平均,但彼此都很相像。這種畢業(yè)生和年輕人的熱情偏低,自發(fā)努力程度偏弱,就業(yè)要選一個拿錢多的,這種現象很普遍。那這些人的老板會為了績效做一個比較高壓的環(huán)境,把一些沒有很大熱情的人的績效給壓出來。當然這不是最好的結構。
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人去做他們愛做的工作,人們自發(fā)努力工作,不覺得工作辛苦——到了這個狀態(tài),老板自然就不那么高壓了。我希望在一些比較創(chuàng)新型、高科技型的企業(yè)里,包括媒體、文學、電視電影,慢慢地從一種高壓狀態(tài)變?yōu)樽非罄硐?、激情的熱愛工作的狀態(tài),人們在工作中追求他的夢。
我覺得在一個不是那么完全平等(的地方)——中國歷史上就不像美國那么平等,美國《獨立宣言》時,中國還有皇帝呢——你不能期望中國那么快地就(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所以我覺得平等是一種追尋。
中國新聞周刊:根據你過去在美國工作的經歷和觀察,國外職場的一些做法是否對中國大陸公司職場文化有可借鑒的地方?
李開復:很好的一個例子是微軟。微軟剛創(chuàng)立的時候就是靠沖突性的文化,類似所謂的“狼文化”,需要去拼命。但成長到一定規(guī)模后,微軟意識到自己現在已是領跑者之一,不能這么“狼”了,對員工、合作伙伴、競爭對手都要保持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