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呼和浩特2月20日電 題:北疆內蒙古低碳生活探訪記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徒步出行、在家或辦公室非必要不開燈……在內蒙古自治區(qū)首府呼和浩特,范玫子的低碳習慣正被越來越多人接受。此外,她還在家中的廚房下水道旁邊安裝了一臺粉碎機。
“這臺粉碎機的好處是能把餐廚垃圾隨時粉碎,并自行沖洗排放。此舉不僅解決了社區(qū)環(huán)境衛(wèi)生問題,還為城市垃圾處理節(jié)約了能耗?!?月20日,范玫子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她居住的小區(qū)鋪設的滲水磚,不僅能增加雨水滲透量,還起到了涵養(yǎng)水源、滋養(yǎng)綠植和保持水土濕度的作用,“這也是低碳生活之一種?!?/p>
范玫子還注意到,2023年起,呼和浩特在鼓勵市民綠色出行中,開始大范圍推廣共享單車出行。當年,呼和浩特市區(qū)共設置了7000余處停車區(qū),覆蓋大型商圈、醫(yī)院、學校、社區(qū)等區(qū)域。此后,呼和浩特政府有關部門還增加了自行車通行空間,打造以人為本的行人空間。
圖為正在行駛的呼和浩特地鐵。(資料圖) 趙永強供圖地鐵出行也在引領呼和浩特低碳生活“新時尚”。
記者從呼和浩特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獲悉,呼和浩特地鐵列車采用電力驅動,一列車6列編組,每車公里能耗僅為1.5千瓦每小時,在全國地鐵列車牽引能耗節(jié)能方面排前列。電動列車與燃油車相比,其碳排放量顯著降低。這一優(yōu)勢使得地鐵成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改善城市空氣質量的重要力量。
“地鐵列車具有運量大的優(yōu)勢,列車車廂坐滿可載256人,如果算上站立者可載1460人,極限情況下可載2062人?!焙艉秃铺厥械罔F運營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康永輝介紹,去年以來,在鄧紫棋、張信哲、張杰、鳳凰傳奇等的大型演唱會后,呼和浩特體育場站散場后一小時內可完成場內及場外乘客的疏散工作,充分說明了地鐵出行的優(yōu)勢。
在康永輝看來,地鐵網絡的不斷擴展,不僅為呼和浩特市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出行選擇,減少了私家車的使用,還進一步降低了碳排放。
占地面積約12萬平方米的呼和浩特小草公園正在成為市民低碳生活的新去處。蛇年春節(jié)假期過后,就有很多人開啟了練習武術、舞蹈、太極的節(jié)奏。
此前喜歡在健身房鍛煉的王新,現在來呼和浩特小草公園“打卡”已成新習慣。她說:“公園內健身場地設施齊全,還能呼吸新鮮空氣,在大自然中運動是一種享受。”
素有“煤炭大市”之稱的鄂爾多斯,也在大力度打造低碳生活。
在鄂爾多斯達拉特旗,當地將“回收站”建在家門口的方式,得到民眾的高度認可。
居民郁琴表示:“達拉特旗有關部門每周定時安排專人到小區(qū)回收廢舊物品,已真正將資源回收無縫融入到居民日常生活?,F在當地的低碳理念正在深入人心?!?/p>
達拉特旗政府介紹,目前達拉特旗已創(chuàng)建38處再生資源回收站,1處標準化分揀中心。其中38處再生資源回收站實現了垃圾的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
智能網聯、自動重卡的使用,也讓鄂爾多斯民眾的低碳生活變得清晰。
圖為在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qū)大街上行駛的自動駕駛車輛。(資料圖) 羅飛供圖2024年,鄂爾多斯康巴什區(qū)將推廣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提上日程。目前,該區(qū)開放全域測試道路356公里,打造感知智能化路口110個,智能化信控路口96個,全息感知路口45個;在城市綜合服務場景方面,部署智能網聯車輛70輛;在大宗貨物運輸場景方面,部署166輛智能網聯重卡進行運輸示范;在礦用場景方面,部署144輛自動駕駛礦用車進行智慧礦山示范。
鄂爾多斯還實現了自動重卡在市內跨區(qū)域運營。目前,該市已開通鄂托克旗棋盤井至伊旗馬泰壕煤礦、東勝區(qū)巴隆圖煤礦至康巴什京能電廠等10條自動重卡駕駛商業(yè)化示范運營路線,投入智能網聯重卡308輛,累計運營1500萬公里,實現產值3.4億元。
“2025年,鄂爾多斯市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將取得顯著成效,公共領域新增車輛實現100%新能源化,城市公交、出租車、城市物流配送領域新能源汽車分別占72%、35%、20%。營運車輛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較2020年下降5%?!痹谝环菸募校鯛柖嗨故薪煌ㄟ\輸局如此展望該市新一年的綠色出行。
鄂爾多斯市也將創(chuàng)建綠色出行城市提上日程。鄂爾多斯市交通運輸局稱,2025年綠色出行比例達到50%以上,綠色出行服務滿意率達到90%以上。到2030年,鄂爾多斯基本建立覆蓋全面、結構合理、銜接配套、先進適用的綠色交通標準體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助推交通運輸行業(yè)綠色低碳發(fā)展和生態(tài)文明治理體系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