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先是年中“過云樓藏書”以超2億的“天價”成交,后是年尾“廣韻樓”宋版孤本《鉅宋廣韻》以3450萬元落錘——在去年慘淡的藝術(shù)品市場中,一向低調(diào)示人的古籍善本板塊大放異彩。仿佛在一夜之間,從“非主流”的小眾板塊變成了眾所關(guān)注的“藍籌股”。
從默默無聞到一飛沖天,古籍善本究竟走過了一個怎樣的歷程?它的后市走勢又將如何?古籍善本究竟是命中注定的“小眾雅藏”,還是一個剛被開發(fā)的巨大寶藏?記者為此展開調(diào)查。
古籍善本價格二十年漲十多倍
當今國內(nèi)首屈一指的藏書家韋力,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購買的第一本藏書是武英殿版的《古文淵鑒》。他記得當時這本書的價格是80元。而現(xiàn)在,大概在30萬~40萬元之間。
這不是一個孤立的現(xiàn)象——雖然以韋力今天的眼光看來,《古文淵鑒》除了“印得比較好看和考究”之外,并沒有太多特別之處,但它價格的飛升,可算是二十年來古籍善本市場穩(wěn)健攀升的一個小小縮影。
國內(nèi)第一次古籍善本拍賣會是在1994年,由中國嘉德主辦。“當時,古籍書店里的書賣到上千元我都覺得貴,但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拍賣會上的價格動輒以萬、十萬計。我還詢問工作人員,是否標錯了小數(shù)點,對方很不屑,讓我甚是尷尬。當時我并不認可這個價錢,覺得花這么多錢買書簡直非瘋即傻,所以轉(zhuǎn)身就回古籍書店淘書了。不過因為有了對比,上千塊的書也覺得挺便宜的了。”韋力說。
而現(xiàn)在韋力很后悔,因為那些當年覺得貴得不可理喻的書,站在今天回望,原來都是“地板價”。
“我為此有些困惑。事物的發(fā)展不都應該是螺旋式上升的嗎?可古書的發(fā)展卻是一條斜上方的直線。上漲的趨勢從未改變,只不過有幾年會稍顯平緩,有幾年則是翻著番兒往上漲。”
拓曉堂是中國嘉德古籍善本部總經(jīng)理,曾經(jīng)供職于國家圖書館。20年間,拓曉堂經(jīng)手的頂級古籍善本拍賣無數(shù)。在他看來,古籍善本的價格,每十年左右會遇到一個“分水嶺”,漲到一個大家都“不認識”的地步。
第一個“分水嶺”出現(xiàn)在2000年到2003年前后。在那之前,一部明本、宋版、天祿琳瑯的藏書,在拍賣場里面賣到10萬人民幣已經(jīng)是不錯的價格了,20萬能“嚇倒一片”。古籍善本的世界最高紀錄是1999年拍出的宮藏宋版四冊《春秋經(jīng)傳》,成交價176萬元。而進入21世紀之后不久,古籍善本的身價突然暴漲:首先是翁同和先生的一批藏書從海外回到國內(nèi),上海圖書館用450萬美元購下;然后是2003年,陳澄中先生的藏書從香港回流,國家圖書館的購買價格是165萬美元;2005年,過云樓藏書第一次出現(xiàn)在中國嘉德的拍賣場上,成交價2300萬元。古籍善本的價格此時已經(jīng)在一個全新的價格空間里站穩(wěn)腳跟。
第二個“分水嶺”在10年后的2012年出現(xiàn)了。一直穩(wěn)步前行的古籍善本市場出現(xiàn)明顯“提速”。曾經(jīng)在2005年拍出2300萬元的“過云樓”藏書再次現(xiàn)身拍賣場,成交價格已是2.16億元。當年年底,在北京保利的“廣韻樓”藏珍貴古籍善本專場拍賣會上,其中最重要的一冊藏品——宋版孤本《鉅宋廣韻》拍出3450萬元的價格。而10年前,被上圖以450萬美元打包買下的翁氏藏書,其中一種宋版書的價格,恐怕也已經(jīng)超過了當年的全部書價。
“從古籍善本二十年拍賣的整個過程來看,雖然不同板塊的啟動有早有晚,但整體價格都上漲了至少10~15倍。”拓曉堂表示。
藏家指引:
如何在“牛市”中花“小錢”買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