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具有房產銷售的真實內容或不以房產銷售為主要目的,以返本銷售、售后包租、約定回購、銷售房產份額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以非法吸收存款罪處罰。律師說,租戶(投資人)投入資金后既沒拿到房屋又無投資回報保障的案例也有,投資人不小心或被卷入到非法集資事件中。案例
近日,有讀者打進華西傳媒呼叫中心96111,稱收到一條“真假難辨”的促銷短信,“說是投資一個養(yǎng)老地產項目年收益30%以上,看起來挺吸引人的,但不知道有沒有貓膩?”
根據(jù)讀者劉先生描述的短信內容,記者來到該項目位于雙楠一帶的銷售中心一探究竟,發(fā)現(xiàn)不僅在投資回報的宣傳上存在諸多水分,在投資者最關心、最敏感的土地歸屬等方面也存在著令人費解的“灰色地帶”。
投資形式
投資6萬元,5年后將收到9萬元回報,用該人員的說法是“凈得3萬元,純利潤率50%”。
只租不售
根據(jù)記者此前掌握的情況,該項目采用“只租不售”模式,是因觸動了投資者最敏感的地帶——土地產權問題。
投資風險
因該項目的土地性質屬于集體土地,能否拿到相關上市交易憑證存疑,這樣模棱兩可的尷尬境地對投資者來說難免存在風險。
只租不售年投資回報率30%?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項目目前只租不售,具體的投資形式是:投資6萬元,5年后將收到9萬元回報,用該人員的說法是“凈得3萬元,純利潤率50%”。據(jù)其介紹,相當于投資人花6萬元租下項目上的一個床位,取得5年經營權,再委托該公司將房屋轉租給項目管理方,5年內由該公司負責“帶租約”經營該床位。“作為投資者,不需要擔心床位出租問題,我們會每個月連本帶息將錢返還給投資者,相當于6萬元本金在第4年就收回手中了,剩下的1年多收到的錢是凈賺。”
按照工作人員的說法,記者粗略一算,該項目的投資回報率高達30%。此外,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項目目前采取的“出租床位”策略對投資者來說“十分把穩(wěn)”,春節(jié)前該項目曾公開出售,此后調整為只租不賣,至今的幾個月來,每月都以幾百萬的成交額“良好運作”。
產權有“貓膩”盈利模式成疑
根據(jù)記者此前掌握的情況,該項目采用“只租不售”模式,是因觸動了投資者最敏感的地帶——土地產權問題。該項目最早出現(xiàn)時,曾公開銷售過幾個月,當時的模式跟大多數(shù)在售樓盤無異,最低投資19萬元可買下一套40平米左右的房子,委托給項目方出租,以5年為期,5年后可選擇繼續(xù)自住、續(xù)約或退房。
然而,因被曝項目在未拿到預售證的情況下就開始售房,而項目的土地性質屬于集體土地,涉嫌“違規(guī)上市交易”。春節(jié)后,項目再次出現(xiàn)時已改頭換面,只租不賣。一方面,項目在各種宣傳中一直在打“高端養(yǎng)老地產”牌,宣稱是“中國首個一體化全托養(yǎng)老社區(qū)”、“五星級養(yǎng)老基地”,對于其盈利模式,公司內部人士曾向記者說,運作模式不完全等同于地產行業(yè)的模式,主要運作的是后期服務而不是房地產銷售開發(fā)這個板塊,看重的是后期經營。
觸動灰色地帶?警惕法律風險
按照銷售人員的說法,項目通過售賣、出租模式等上市交易取得了大量投資者的資金投入。而一個問題也隨之而出:因該項目的土地性質屬于集體土地,能否拿到相關上市交易憑證存疑,這樣模棱兩可的尷尬境地對投資者來說難免存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