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記者高遠實習生廖曉玲“在這個制度的范圍內(nèi),其實令秧是想要反抗的,但是她反抗的方式不是說我想要打碎這個制度,她還沒有到那一步,她也不是那種革命者。”上周末,青年作家笛安攜新書《南方有令秧》來到“時代國際單位·南都藝術(shù)沙龍”,并以《蕭紅與令秧的黃金時代》為題,與觀眾分享新書感受?;顒咏Y(jié)束后,笛安接受了南方都市報的專訪。訪談中,笛安就個人寫作轉(zhuǎn)型等話題作出回應(yīng)。她說,最近一兩年,自己一直想要嘗試寫一個當代背景下真正的罪案題材小說,但不太敢動手。“現(xiàn)在至少《令秧》寫完,我覺得就到了一個可以嘗試的時候。”
寫作轉(zhuǎn)型
南方都市報(以下簡稱“南都”):首部歷史題材長篇小說,沒有寫熟悉的青春經(jīng)驗。是對原來青春經(jīng)驗厭倦了?
笛安:不太好說,我覺得不一定以后真的再也不寫少年人,或者以年輕人做主角的小說,也許還是會的。這次想寫歷史題材,是因為突然間覺得這個點子特別吸引我,然后我就想,至少我從來沒寫過、沒嘗試過。我還挺想挑戰(zhàn)一次試試看,然后它就自然而然地出來了,我實際上也沒有說刻意地就要轉(zhuǎn)型了。
南都:剛好這個故事特別吸引你?
笛安:那其實是我十年前聽到的故事。但我就覺得,突然有一天,三年前的這個時候,那個為了貞節(jié)牌坊奮斗終生姑娘的形象突然間這樣子闖進來,我覺得這個還挺妙的。這樣的一個人物,她身上是有反差的,她與她所處的時代之間,個人與制度之間,就是這種張力。
南都:關(guān)于新書,你曾說“真正艱難的在于運用所有這些搜集來的‘知識’進行想象,要在跟我的生活沒有半點關(guān)系的邏輯里虛構(gòu)出人物們的困境。”
笛安:我就舉最具體的例子。你想寫一個古人,要給人物間制造情境,以及在這個情境里發(fā)生的沖突,這些東西要用你習得的背景知識去想象,而不是用你生活中的經(jīng)驗,你的經(jīng)驗其實也用不上。例如你寫現(xiàn)代題材的時候,你不能讓男女主角,如果要談戀愛等等,你不能讓他們在行駛的飛機上發(fā)微信,這個是一個硬傷的錯誤。但是背景挪到古代,其實這種錯誤很難保證說你不犯,這是一個方面。另一個就是,故事的沖突,你得確保在當年的背景里,它能合理。要運用它去構(gòu)筑主人公之間的矛盾,去構(gòu)筑這個故事,這是真正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