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伯納在上?!罚斞福?/p>
蕭伯納一到上海,就給了中國一個沖擊。定期出版物上幾乎都有記載或批評,稱贊的也有,嘲罵的也有。編者用了剪刀和筆墨,將這些擇要匯集起來,又一一加以解剖和比較,說明了蕭是一面平面鏡子,而一向在凹凸鏡里見得平正的臉相的人物,這一回卻露出了他們的歪臉來。是一部未曾有過的書籍。編者樂雯,魯迅作序。
這則廣告的手法就是突出所介紹圖書的“個性”——將報刊上(定期出版物)正反兩方面的言論匯集并加以評述,從而使蕭伯納起到“平面鏡子”的作用——一部在那個時代“未曾有過的書籍”。其中并無玄虛夸飾之語,卻能吸引人。
■《冰心著作集》(葉圣陶)
作者以詩人的眼光觀看一切,又用詩的技巧驅(qū)遣文字。她的作品,無論詩、小說,還是散文,廣義地說都是詩。二十多年以來,她一直擁有眾多的讀者。文評家論述我國現(xiàn)代文學,誰也得對她特別注意,做著詳盡的敘說,這原是她應享的榮譽?,F(xiàn)在她把歷年的作品整理一過,定個總名叫作《冰心著作集》,交由本店分冊印行。
這幾乎是對冰心作品的定評了——“以詩人的眼光觀看一切,又用詩的技巧驅(qū)遣文字……無論詩、小說,還是散文,廣義地說都是詩”——準確而鮮明。而且,“她把歷年的作品整理一過……交由本店分冊印行”,點出了這套書是由作者本人整理的,因此就更可重視。冰心的作品是個性化的,葉圣陶的廣告語也很個性化,他對作品的評價是不能用于其他作家的。
好的廣告其實是短小的書評。這看上去是很高的要求,其實是衡量書的廣告的標準之一?!稅劭磿膹V告》里有一篇文章提到朱自清在給老舍的《老張的哲學》和《趙子曰》寫評論時,是從抄錄商務印書館這兩本書的廣告開篇的。朱自清認為,“雖然是廣告,說得很切實,可作兩條短評看。”
“突出特點、唯一性”,看似簡單的道理,卻很難做到。請看當下幾種書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