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偉貞是最早系列性披露張愛玲書信的臺灣作家,也是張愛玲研究者,著有《魚往雁返:張愛玲的書信因緣》,主編了《張愛玲的世界:續(xù)編》等。昨天下午,她攜新書《長鏡頭下的張愛玲:影像 書信 出版》來到上海,與王安憶傾談和張愛玲通信的往事。
蘇偉貞早期在報紙副刊當(dāng)編輯,有一個特殊的任務(wù)就是給一些重要的作家寫信,其中就包括了張愛玲。那時的蘇偉貞雖然已經(jīng)是一位成熟的作家,卻要以一個編輯的身份給張愛玲寫信,但張愛玲沒有回音,使得通信變成了一條單行道。原來在這近三年的時間里,張愛玲為了躲避跳蚤,不停從一個旅館換到另一個旅館,等到安定下來,她給蘇偉貞寫了第一封信。在接下來的十年時間里,蘇偉貞總共收到她十余封信,雖然兩人從未親近,但是這些信件慢慢呈現(xiàn)出一個有血有肉的張愛玲,像一般人一樣有來自生理和心理的煩惱。
蘇偉貞說,張愛玲喜歡粉紅色的圣誕卡,在信件里,會為自己犯的小錯誤而不停道歉,給人感覺,就是一個小孩子。事實(shí)上,她的一生也是未完成的人生。缺失了父愛,一個女兒的身份是未完成的。1955年張愛玲搭船離開香港,在船上就開始寫信給宋淇夫婦,寫了6頁,差不多3000多字。一個作家,絮絮叨叨,說自己是哭著的,想到她媽媽。在她青少年時期,媽媽出國,她在大雨里哭泣。找親人,也是一個“哭”字,都有雨水、船、離別,承載著不同的對象:親情、愛情和友情。
在蘇偉貞看來,張愛玲的整個人生都是用小說在寫,反而自己成了空下來的那一塊,只有信件讓人感覺到她活生生的存在。王安憶也表示,大家喜歡討論張愛玲,可能是出于距離,不僅是空間,還有時間上面的距離,而信件留下的文字都是蛛絲馬跡,她好像還在人間,還在繼續(xù)她的生活。(中新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