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古代都城考古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阿房宮考古隊隊長。1943年生于北京,1967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考古系。在古代都城遺址斷代等方面多有建樹,關于阿房宮遺址考古使她蜚聲海內(nèi)外。近來,又發(fā)現(xiàn)并挖掘秦漢時期世界上最長的古橋遺址——廚城門大橋,引起世人極大關注。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漢杜陵陵園遺址》《漢長安城未央宮》《漢長安城桂宮》《西漢十一陵》《陵寢史話》等。
印象:生來就是干考古的命
來自陜西西安的最新消息,于1995年破土動工、2000年正式運營的原阿房宮景區(qū)將被拆除。因為該景區(qū)大部分位于正在規(guī)劃建設的“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這一重要遺址,原人造“景區(qū)”被拆除理所當然。阿房宮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去年,國家文物局批準了《阿房宮遺址保護規(guī)劃》,規(guī)劃將以阿房宮遺址的文物保護為核心,建立一個全方位展現(xiàn)秦文化及秦代歷史風貌的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和城市中央森林公園。
“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的規(guī)劃基礎是確定阿房宮遺址范圍,而阿房宮遺址范圍的最終確定,則是阿房宮考古隊歷時6年艱苦野外作業(yè)的考古成果。前不久,記者專程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阿房宮考古隊隊長李毓芳。
她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精神、干練、快人快語,說話大嗓門兒,哪像70歲的人呀?幾十年跑野外,風霜雪雨的拍打,人倒顯得年輕。她說話快、走路快、反應快、思維快,到大學講座,大學生提問題多快?學生剛閉嘴,她的回答就頂上了,還不打錛兒,就這么快。
北京人倒有天津人的性格。原來,李教授是咱天津衛(wèi)的兒媳婦。老伴兒劉慶柱是天津人,倆人在北京大學考古系是同班同學,畢業(yè)后同在考古所工作,結(jié)為“考古夫妻”。丈夫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博士生導師,曾任考古研究所所長多年,還是阿房宮考古隊顧問,對阿房宮考古也十分熟悉。
李毓芳常年在西安,去年下半年,她只回北京3天,匯報工作,完事立馬回西安。過年了,老兩口才回到北京。不等過完正月十五就回西安。干嘛這么著急?她說,工地開工啦,我得趕緊回去,這個空檔,車票好買啊!
70歲了,還常年工作奔波在考古一線,實在是令人敬佩。
她說她生來就是干考古的命。他們那一屆干考古的學生中,她是唯一的女生。沒辦法,就樂意出野外,有癮!她做了幾十年古代都城考古,多有建樹。讓她名震四海的是阿房宮考古,因為她顛覆了人們的“傳統(tǒng)認識”,沖破重重阻力,顯示了勇敢的科學精神。
關于阿房宮,有許多文獻記載,正史、野史、傳說,還有許多文學描寫。李毓芳說,我們搞考古的,就是直接面對考古實證。要以考古資料為準,不能以文獻為準。文獻是后人寫的,考古資料才是原始的記錄??脊啪褪侵刈C據(jù),眼見為實,就是還阿房宮的本來面目。
這話說著輕松,做起來實在太難。不論酷暑嚴寒,在荒郊野外,一個探方一個探方地做,挖出史上最長的探溝……經(jīng)過6年艱苦的野外工作,在前殿遺址夯土臺基上面,東、西、北三面墻里都沒有發(fā)現(xiàn)秦代文化層和秦代宮殿建筑遺跡。又在北到渭河、南到昆明池北岸、西邊到封河,135平方公里的范圍內(nèi),尋找阿房宮遺址,沒有發(fā)現(xiàn)與阿房宮前殿同時期的建筑。原來說的秦始皇上天臺、烽火臺、磁石門等,經(jīng)過考古工作,都不是與阿房宮前殿遺址同時代的建筑。上天臺,只是一個高臺建筑群,戰(zhàn)國時建的,沿用到漢代。傳統(tǒng)上的宮里能有烽火臺嗎?它根本就不是烽火臺。磁石門就更不對了,它是個宮殿建筑的形式,根本就不是門,更不是“安檢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