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死因探秘:絕望自殺還是誤服過量安眠藥?
2月11日,戴季陶神經痛病再度發(fā)作,這次比歷次都要厲害,劇疼難忍。他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呻吟之聲不絕于耳,至深夜微微入睡,但到次日凌晨又疼醒。他便叫人烤面包來吃,送來五塊,他只吃了三塊半,便疼得再不能下咽。他實在沒有辦法可想,便拿來安眠藥,一下子吃了近70粒,然后拉過被子,昏昏沉沉地睡下。
早晨8點,家人到他的房間,不聞聲息,便覺有異,急啟帳幔,見戴季陶面色灰白,知道不妙,忙叫來醫(yī)生,進行急救。醫(yī)生為其注射、洗腸,但為時已晚,戴季陶的脈搏已停止了跳動,再也無法救治。1949年2月12日10點40分,戴季陶逝世于廣州東園,終年59歲。這位“反共最早,決心最大,辦法最徹底”的人物最終和國民黨政府一道走向了死亡。
關于戴季陶的死,一般說法是自殺,現在看來,自殺的可能性較小,誤服安眠藥過量而致死的可能性較大。這是因為:
第一,戴季陶以前曾幾次有過錯服安眠藥過量,而被搶救過來的先例,這次當然不能排除這種可能;
第二,如果是自殺,像戴季陶這樣喜歡舞文弄墨的文人,一定會如陳布雷一樣寫下遺書,留下遺言的,但戴卻沒有,說明他是沒有準備去死的;
第三,當時他是要回四川的,并且已經訂好了專機,做好了回川的各種準備,不可能突然自殺;
第四,死前無任何異常舉動;
第五,戴季陶與趙夫人感情深厚,當時趙夫人患中風剛脫離險象,偏痹尚未復原,極需人照顧,他不會自殺先趙夫人而去。
當然,此時人民解放軍即將取得全國勝利,時局將發(fā)生重大的轉換,戴季陶本身病情的不斷加重、病痛的長期折磨等諸種因素,也會導致戴季陶自殺,這種可能,還是有的。
04
曾“爭光日月”欲“俯仰無愧” 死而有憾終歸故鄉(xiāng)
戴季陶可以說死得不是時候,當時,國民黨正處于失敗的前夜,黨政要員都在為逃往臺灣、應付各種事務而疲于奔命,沒有誰來多理會這位“黨國元勛”的突然死去。在戴季陶臨終前,國民黨高級人物中,僅于右任來了一下,因他要趕飛機去南京,也只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
戴季陶逝世的當天下午3點,在廣州的國民黨中央的第178次常會上,由秘書長鄭彥棻報告戴逝世的經過,會議決定成立治喪委員會,由孫科任主任委員。14日,治喪委員會例行公事地簡單舉行大殮后,便匆匆了結此事。
至于戴季陶的把兄弟,稱戴為“畏友良師”的蔣介石,雖然“聞耗悲痛,故人零落,中夜唏噓”,也只是遲到3月31日才發(fā)出明令褒揚,謂戴季陶“才識恢宏,勛尤懋著”云云。
戴季陶大殮后,由其長子戴安國護送靈柩直飛成都。4月3日,與原夫人鈕有恒合葬于成都郊外西棗子巷黃太夫人墓地。
戴季陶死了,應該說,他是帶著遺憾死的,是死而有憾。他曾親筆書寫過陳其美的一副挽聯,聯云:“扶顛持危事業(yè)爭光日月,成仁取義俯仰無愧天人。”戴季陶在辛亥革命的年代,在追隨孫中山的歲月,曾做過爭光日月的事業(yè)。即使在國民黨的政權里,也做過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但俯仰無愧天人嗎?他是有愧的,他不能真正地以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為重,對共產黨懷有偏見,在關鍵時刻不僅不能與共產黨合作,相反逆歷史潮流而動,站在了共產黨和人民的對立面,頑固地反共、反人民、反革命。所以,他始終不能回答為什么共產黨受到人民的擁護,在全國取得勝利,而國民黨最后眾叛親離,仍不能歸結失敗的原因所在。
值得慶幸的是,戴季陶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高歌猛進的時刻,沒有遠走臺灣孤島,而把他的軀體留在了大陸,留給了生他養(yǎng)他的四川大地,沒有“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xiāng)”的遺恨。從這點來說,戴季陶倒是沒有太多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