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建筑物底部加層“防震墊”,就能提高地震時房屋的安全性。昨日,記者從市地震局了解到,使用隔震技術可降低震感,目前我市正處于推廣、使用階段。
據(jù)了解,建筑隔震技術就是建筑上部結構與底部之間設置一個類似“抗震墊”的隔震層,就是這特殊的“隔震墊”,可以減少地震來襲時對地面建筑物的破壞。這就相當于給這個建筑加了一個彈簧,可以把地震波大量的能量消減掉,減少破壞力度與水平地震力,隔離地震能量,達到地動房不動。
隔震層由橡膠與鋼板等復合而成,橡膠隔震支座的抗老化性能可以達到80年仍可繼續(xù)使用,力學性能也變化不大,而我國一般建筑的設計基準期為50年。
一般采用隔震技術的建筑,地震反應和震害明顯降低,能夠有效提高建筑物及其內部設施和人員的地震安全性,減輕地震災害損失。實驗數(shù)據(jù)顯示,加了“抗震層”的建筑地震反應僅為常規(guī)抗震結構地震反應的8%~15% 。
據(jù)了解,我市目前的建筑物為8度設防,相當于抗震級別6級左右,采用抗震技術后對建筑物本身的牢固性并沒有影響,我市正在對隔震技術進行使用和推廣,西北建筑設計院、大唐西市等已經(jīng)采取了這種抗震技術。
西安市地震局一位姓吳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西安按8度設防,15個副省級城市中最高,屬于高烈度區(qū),所以我市鼓勵符合國家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特殊設防類和重點設防類的建筑物,以及其他具有特殊抗震設防要求的建筑物優(yōu)先應用隔震技術,譬如保障房、學校、醫(yī)院等應普遍推廣。
在推廣隔震技術的同時,我市將深入了解建筑隔震技術的特點,適時出臺有關標準和措施,推進建筑隔震技術的應用,提高應用建筑隔震技術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水平。
日本建成隔震建筑
超過6000棟
據(jù)了解,隔震建筑在日本神戶大地震中表現(xiàn)良好,日本開始大力發(fā)展減隔震技術,已建成隔震建筑超過6000棟,隔震技術不僅應用于對抗震有特殊要求的重要建筑,如學校、醫(yī)院、電力和通信樞紐等,而且越來越多的住宅建筑也開始采用隔震技術。
目前日本60米以上的高層建筑幾乎100%采用減隔震技術,而且都需要經(jīng)過專門審查。(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