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高校陸續(xù)迎來新生報到。有媒體報道,學子們最先注意到的,往往是校園里刻在石碑上的校訓。記者選取北京市內54所大學的校訓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勤奮”與“創(chuàng)新”兩詞出現(xiàn)率最高,均為20%。
校訓作為一個學校的歷史見證和精神傳承,不僅是一種朗朗上口的文字,同時也是一種文化象征,是一種區(qū)分高校差異或者用來表明學校品位的文化符號。因此,校訓得到了國內外高校普遍的重視,將其作為了解學校的一個有意義的窗口。
校訓同質化的背后,是人才培養(yǎng)目標個性和特點的缺失。生搬硬套、跟風從眾地使用一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字眼,固然不會出什么差錯,卻難以得到學子們的理解和認同。許多大學生認為校訓只是學校的“應景之作”,對于他們個人而言“很空”、“沒多大實際意義”、“不能深入人心”。校訓的目標是“使個人隨時注意而實踐之”,現(xiàn)實情況卻令人擔憂。
不論是迎合權力意志的“領導說了算”,還是“跟著潮流走”的跟風從眾,抑或“東施效顰”,部分校訓由于沒有體現(xiàn)學校辦學歷史和文化特色,沒有充分吸納多方意見,最終落入“假、大、空”的形式主義窠臼,對師生沒有普遍的、長期的、強烈的行為感召力和約束力,增加了校訓和師生的距離感和隔閡感。
不同的高校在歷史沿革、專業(yè)設置、學科建設、學風校風等方面都具有差異性。因此,我們不能將一些雷同詞匯塞進校訓之中,之后再讓它們開始一段共同的命運,接受相似的對待,規(guī)訓出相似的反應來;而是要將“差異化視角”融入辦學者和教育者的價值觀念,充分挖掘自身的辦學傳統(tǒng)和文化內涵,提高校訓的社會基礎。
一個經(jīng)典的校訓,絕不是想像和復制而來,而是從歷史記憶和校園文化中提煉、創(chuàng)造而來。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正是有了朱自清、徐銤等愛國人士的背后故事,才更加厚重有力。如果學生在傳道授業(yè)的老師們身上都感受不到校訓的力量,校訓如何贏得他們的喜愛和認同?倘若在辦學者和教育者身上都不能體現(xiàn)校訓的價值追求和文化信仰,學生又如何“相信并且做到”?從這個角度上說,校訓不能停留在“聽上去很美好”,而是要提高使用價值,真正地發(fā)揮作用、贏得尊重。
□ 楊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