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鷹擊8/83系列反艦導彈提供一種通用導彈給空中、艦艇、陸地和潛水艇發(fā)射,現(xiàn)被中國海軍的大多數(shù)水面戰(zhàn)艦裝備。
澳大利亞空中力量雜志最近載文稱,解放軍是巡航導彈技術的主要使用者,且中國生產并出口了大量各種類型的巡航導彈。其中,中國已經(jīng)部署了50-250枚“長劍-10”遠程巡航導彈,并且伴有20-30顆運載火箭。
鷹擊-83衍生彈的射程約為250公
文章稱,解放軍對巡航導彈的偏愛是對一種歷史事實的反映——在蘇-30MKK/MK2和FH-7戰(zhàn)機出現(xiàn)之前,中國缺乏可穿透任何防御的機載能力。中國首代巡航導彈是以蘇聯(lián)SSC-3“冥河”(Styx)岸艦導彈為基礎研發(fā)的,直到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這種導彈的衍生彈還在生產當中。近年來,中國巡航導彈設計大都以西方“飛魚”、“魚叉”和“戰(zhàn)斧”家族導彈為藍本。除國產巡航導彈之外,中國還部署有進口自俄羅斯的超音速3M80E“白蛉”/SS-N-22“日炎”導彈、3M54/3M14“俱樂部”/“神劍”導彈。
文章稱,魚鷹-63/KD-63是HY-4 Sadsack空氣噴氣式導彈的衍生彈。雖然前者保留著后者的三角翼和彈體形狀,但魚鷹-63導彈采用了一種新的十字型尾翼設計,包括電視/數(shù)字鏈接末端制導套件,據(jù)信還配備有衛(wèi)星輔助慣性制導套件。在更多最近出現(xiàn)的圖片中,又揭示出一款配備有機頭雷達天線罩和雷達或反雷達尋的器的變型彈的存在。因此,這是一款雙重任務的導彈,能夠針對陸地和海上目標發(fā)起精確攻擊。目前,這種導彈由新設計的H-6H“獾” 轟炸機的衍生機型搭載——此前,早期型號的該款轟炸機搭載鷹擊-6型中遠程空射導彈(北約命名為“CAS-1“巨妖”(Kraken))。該型導彈的射程為100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