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文/圖 楊建平)站在瀘定橋邊
沿著318國道向西,翻越著名的二郎山,車從高高的山頭逶迤而下,轉(zhuǎn)過若干個彎道之后,終于下到了大渡河峽谷中,遠遠地,你就可以看到瀘定城了。
這里是古來內(nèi)地通往康定等藏、彝族聚居區(qū)的重要通道。東有二郎山,西有大雪山,兩山夾峙,一水中流,大渡河由北向南,劈開了大峽谷,常年波濤洶涌,交通極其不便。過去人們要去河對岸,只能靠牛皮筏過河,或通過竹索、藤索溜渡。
清康熙年間,清軍出兵平定當(dāng)?shù)赝了九褋y,根據(jù)當(dāng)時的軍事需要和經(jīng)濟發(fā)展,時任四川巡撫上奏朝廷,請求建造鐵索規(guī)制橋梁,康熙皇帝“詔從所請”。瀘定橋于康熙44年(公元1705年)動工,次年5月竣工,全長30余丈,橋面寬約一丈,以13根鐵鏈組成。其中底鏈9根,鏈中間距尺余,在上面橫鋪木板,在橫木板上又鋪設(shè)8道縱向走道板以通行人馬。另外4根鐵鏈分置橋的左右兩側(cè),以作扶欄。每根鐵鏈由近千個用熟鐵手工打制的鐵環(huán)相扣,總重量約4萬余斤。瀘定橋兩端各修有一座橋臺,條石砌筑,形如碉堡。臺內(nèi)修有落井,井內(nèi)安有地龍樁,在地龍樁下又各橫臥一根臥龍樁,均用生鐵澆筑,瀘定橋的13根鐵索就牢固地固定在臥龍樁上,和石砌橋臺一起,承受著橋的全部拉力,幾百年來完好如初。東西兩座橋臺上還各建有一座木結(jié)構(gòu)橋亭,飛檐翹角,分別陳列著康熙手書“瀘定橋”名和《御制瀘定橋碑記》。
站在橋上,看著滔滔的河水奔騰咆哮向下游而去,你不由會想起那首著名的詩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正是由于上世紀三十年代,紅軍長征中22勇士在此飛奪瀘定橋的英雄壯舉,才使得這里名揚中外,被譽為“中國紅色第一橋”。
千碉之國—丹巴
在四川省西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交接的地方,在藏區(qū)四大神山之一的墨爾多神山腳下,有一處被世人譽為“千碉之國”的嘉絨藏族聚居地——丹巴。
甲午夏日,我長途跋涉來到這里,近距離地欣賞了神奇的藏民建筑杰作和珍貴的文化遺存。
在大渡河上游的大峽谷中,在大金河、小金河兩岸,到處都矗立著形狀各異的碉樓,或獨立山頭、或三五成群,依山就勢,相互呼應(yīng)。你任意站在某一高處,目力所及,幾十座碉樓此起彼伏,連綿不絕,形成蔚為壯觀的碉樓群。
丹巴的碉樓,是數(shù)百年前當(dāng)?shù)夭孛駷榱吮Wo村寨不受侵犯,對付部落間的戰(zhàn)爭而修建的防御性建筑,一般都和寨房相連接。寨房大部分均為三四層,底層為家畜圈,二、三層分別為居室、儲藏室、經(jīng)堂等;碉樓位于寨房的后部,高度在10米至30米之間,外形美觀,墻體堅固,極富美感。形狀一般為高聳的四角體,內(nèi)存樓梯,直通頂部,遇有匪事時可舉家躲入其上,封住入口,以保平安。還有的為五角體、八角體甚至十三角體。
碉樓的主要建筑材料是山石、泥、麻筋、木頭等,麻筋由紅麻稈或青稞稈、麥秸稈制成。將麻稈砍成寸段,捶絨即成麻筋,和在泥中,粘性很強。碉樓由上下左右大小石料組合,錯縫修建,表面光潔,但棱角分明,其形如刀砍斧劈,據(jù)說修建過程數(shù)年至十?dāng)?shù)年不等。千百年來,碉樓飽經(jīng)戰(zhàn)事和風(fēng)雨的侵襲,仍然巍然挺立,有的雖已偏倚,但依舊屹立不倒,賦予碉樓奇壯的內(nèi)涵,昭示了藏民不屈的性格特征,令人贊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