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9月25日電 據(jù)臺灣“中廣新聞網(wǎng)”25日報道,巴西研究人員釋放了一批帶有抑制登革熱菌的蚊子,希望它們能在野外自然繁殖,取得多數(shù)優(yōu)勢,以達到抑制當?shù)氐歉餆嵋咔榈淖饔谩?/p>
全球每年有5000萬到1億人感染登革熱,登革熱通常不會致命,但患者需住院,且目前還沒有針對性的治療藥物和疫苗。
幾年前,英國一家科技公司通過基因改造,制造并釋放了一批沒有生殖能力的公蚊。在開曼島的實驗證明,這種防治方式讓蚊子的數(shù)量減少了百分之八十。
巴西研究人員把常見于昆蟲、可是對人類無害的沃爾巴克氏菌植入登革熱的主要媒介、埃及斑蚊的卵中,沃爾巴克氏菌可以讓埃及斑蚊對登革熱產(chǎn)生抵抗力,就像是給蚊子使用的疫苗。蚊子可將免疫力遺傳給后代。
此外,沃爾巴克氏菌還有絕育作用,帶有免疫力的公蚊與沒有免疫力的母蚊交配后,母蚊產(chǎn)下的卵不會孵化。如此雙管齊下,可以對登革熱的傳播產(chǎn)生顯著的抑制效果。
巴西研究人員在里約4個蚊蟲最猖獗的地區(qū)進行實驗,他們要連續(xù)4個月、每個月釋放1萬只對登革熱有抵抗力的病媒蚊。除了巴西以外,澳大利亞、越南以及印度尼西亞也都加入了實驗。
登革熱在巴西絕跡20年后,于1981年再度出現(xiàn),過去30年來累計病例達700萬例。過去5年,巴西有320萬人感染登革熱,800人因感染登革熱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