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圣保羅2月1日電 記者手記|蛇年逛蛇園——探訪巴西布坦坦研究所
新華社記者陳昊佺
在巴西圣保羅的高樓大廈間,藏著一個獨特的“蛇類天堂”:眾多毒蛇被“放養(yǎng)”于林間,與歡聲笑語的游客之間僅隔著一個圍欄。蛇年新春之際,記者走訪了巴西著名蛇類研究機構布坦坦研究所。
布坦坦研究所成立于1901年,是全球蛇類研究的權威機構之一,曾經開發(fā)出世界最早的多價抗蛇毒血清。如今,該研究所已經發(fā)展成為巴西乃至整個拉丁美洲的重要疫苗和血清生產中心。
從纏繞樹間的翡翠樹蚺,到巖石上蓄勢待發(fā)的南美響尾蛇,研究所共飼養(yǎng)大約1500條蛇。其中只有一部分蛇類對公眾開放參觀,其余大部分則用于科學研究和血清開發(fā)。
“布坦坦研究所因蛇而生?!辈继固刮幕l(fā)展中心主任波爾托向記者介紹說,研究所最初的設立便是為應對包括毒蛇在內的有毒動物咬傷問題。
巴西是全球蛇類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據(jù)巴西兩棲爬行動物學會統(tǒng)計,目前巴西國內已發(fā)現(xiàn)約400種蛇類,其中包括眾多有毒品種。巴西衛(wèi)生部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巴西全國共報告超過3萬起毒蛇咬傷事件,受害者多從事戶外徒手工作。
為應對有毒動物咬傷問題,布坦坦研究所每年向巴西衛(wèi)生部輸送約45萬劑抗毒血清,巴西衛(wèi)生部分發(fā)至全國各地,用于救治當?shù)貍摺?/p>
波爾托強調,要解決毒蛇咬傷問題,環(huán)境教育與血清開發(fā)同等重要。“人們應當了解怎么分辨毒蛇和毒蛇的生活習性,這樣可以大大降低被咬傷的風險?!?/p>
為了普及蛇類知識,布坦坦研究所早在20世紀初期就設立了蛇類展區(qū)。其中,除了傳統(tǒng)的室內蛇館,還有別樹一幟的戶外蛇園。研究所精心挑選部分巴西本土蛇類,在室外模擬的野外環(huán)境中放養(yǎng),讓游客可以近距離觀察到蛇類的自然生活狀態(tài)。
盡管毒蛇對人類生命安全構成威脅,但蛇類的生存空間同樣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波爾托指出,隨著巴西城市化水平提高,蛇類的棲息地不斷縮小,而氣候變化更成為蛇類生存的巨大挑戰(zhàn)。在巴西的大西洋沿岸森林,已有多個蛇類物種瀕臨滅絕?!耙虼?,我們專門組建了蛇類保護研究團隊,研究如何減少人類活動對蛇類的影響。”
作為蛇類專家的波爾托對中國文化也頗感興趣。他告訴記者,他的生肖恰好是蛇。他指出,巴中文化中都存在對蛇的特殊情感,他歡迎更多中國游客來布坦坦研究所參觀。
“我知道今年是中國的蛇年,我祝福所有中國朋友蛇年大吉,健康平安?!辈柾姓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