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還是文物大省嗎?國保文物單位怎么比山西少那么多?”近日,第7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后,山西以總量452處高居榜首,我省則以235處居第4,不少老陜對此不解。
新增國保文物單位山西181處我省95處
第7批國保文物單位公布后,在最終選出的1943處中,山西181處、河南169處、湖南123處、河北110處、江蘇105處、浙江99處,這些省份排在全國前列,均高于我省的95處。
而累計前6批國保文物單位后,前五名分別是山西452處、河南358處、河北278處、陜西235處、浙江231處。我省在第7批國保文物單位公布后,雖然位次還是居于第4位,但在數(shù)量上卻與其他省拉開了距離,尤其是山西省,比陜西多出217處,近乎一倍。
據(jù)文物專家介紹,入選國保單位意味著國家對該文物的歷史和文化價值給予高度肯定,更利于保護。根據(jù)《文物法》規(guī)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nèi)不得進行其他建設(shè)工程或者爆破、鉆探、挖掘等作業(yè)。同時,對國保單位,國家還會撥付一定的經(jīng)費用于文物保護。所以,在第7批國保單位申報前,各省均十分重視。
數(shù)量落后不會威脅陜西文物大省地位
我省一直以文物大省自居,然而國保單位數(shù)量卻排在第4,比鄰近的山西少200多處,讓很多老陜有點想不通。
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處副處長侯寧彬說,是否為文物大省不是靠數(shù)量來說的。我省很多國保單位地位在全國都是不可替代的。雖然數(shù)量上落后,但不會威脅到我省文物大省的地位。在國保單位數(shù)量的統(tǒng)計上,陜西11座西漢帝陵算一處國保,18座唐陵也算一處國保,所以在數(shù)字統(tǒng)計上也很“吃虧”。
山西省國保單位連續(xù)多年排名第一,在此次入選的181處國保單位中,共有144處古建筑入選。就此,我省一文物保護研究專家介紹,山西的地上文物保存很好,我省主要是地下文物。國家在評選時一般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我省的國保單位雖然量少,但是質(zhì)量高,保護范圍大,比如一個大遺址就是幾平方公里,而一個古建也就是幾個建筑,在保護經(jīng)費上,古建維護一般幾百萬,而大遺址保護則需要幾個億。雖然我省國保單位數(shù)量排名前三甲之外,但文物大省的地位影響不太。
該研究專家提醒說,我省入選的95處主要是古遺址35處,古墓葬17處,古建筑35處,石窟寺及石刻2處,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6處。近現(xiàn)代建筑等國保單位比較少,我省在文物保護研究方面,主要放在了周秦漢唐等,也應(yīng)加大對近現(xiàn)代建筑的保護。(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