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漸寒,螃蟹上了許多人家的餐桌。此時的螃蟹,經(jīng)過了春夏的光照和水潤,殼青、腿硬、臍白,飽滿豐實。前些日子,是一年中食蟹的好時節(jié)。
我家住在蟒蛇河畔,每逢秋天,捕蟹的人們盡歡顏。蟒蛇河連著大縱湖,是螃蟹生長的好地方。
春天里,在海水與淡水交匯處,幼蟹沿著河道游向大縱湖。這里蘆葦叢生,環(huán)境優(yōu)美,是水生動物、浮游生物的好居所。入秋,大縱湖螃蟹個大體肥,“日夜兼程”沿著水道向大海方向進發(fā)。父親深諳螃蟹喜光、洄游的特性,傍晚提著長長的蟹籠,放到蟒蛇河水下。天黑了,再在近水處點亮一盞燈,吸引洄游的螃蟹。次日清晨,就能收獲大半簍子的螃蟹。小時候,這些捕獲的螃蟹我們自家舍不得吃,常常拿到集市上換回一些零花錢。
在我國,食蟹歷史久遠。蟹性寒,肉鮮美,把酒食蟹,古已有之,流傳至今。
從小生活在水鄉(xiāng),吃蟹早已融入我的記憶里。最常見的是一種腌制的小蟹,家鄉(xiāng)人叫它蟛蜞,個頭小,一斤有十多只。蟛蜞蟹殼、蟹腿、蟹螯樣樣全,有點兒蟹黃,沒有多少肉,味道卻十分鮮美,是下飯的好食材。
賣蟹人撐著一條小木船,沿河道來到村前的碼頭邊,大聲叫喊:“賣大蟛蜞啦!”我與幾個孩童,跟在奶奶身后,看奶奶用雞蛋換回一大碗蟛蜞。我們?nèi)氯轮祓捔耍棠瘫銖哪求豺嗌险滦夫?,一人一只,吃得有滋有味。鄰里吳三爺,一只蟛蜞半碟鹵,能當三餐飯的咸菜。那時,物質(zhì)貧乏,權(quán)當蟛蜞是寶貝。
今日的水鄉(xiāng),螃蟹做成了產(chǎn)業(yè)。成熟的養(yǎng)殖技術(shù)、良好的濕地環(huán)境、天然的水質(zhì),使得螃蟹個大、肉嫩、黃滿、味鮮。我進城后,雖少有時間回故鄉(xiāng)看捕蟹,卻在小區(qū)門口隨時都能買到大閘蟹。街邊螃蟹專賣店,排隊的人常常絡(luò)繹不絕。一排排玻璃水箱做成的貨架上,養(yǎng)著大小各異的大閘蟹。隨到隨買,店主人麻利地用繩子捆好蟹腿,裝進硬紙盒里,方便顧客攜帶。同去購蟹的朋友說:“到大縱湖游玩,食蟹真是一種享受?!?/P>
大縱湖景美,大閘蟹味美。有一年秋天,大縱湖旅游景區(qū)舉辦向游人贈送大閘蟹的活動,我與同伴有幸參與,每人都喜得一只新出鍋的大閘蟹。
前幾天,老伴買回一串大閘蟹,一家人翹首以盼。我解開蟹繩,將螃蟹洗刷干凈,放入鍋里清煮。蟹乃美味,可以水煮,可以做羹。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中記有蟹的蒸煮、油炸、面拖、酒醉等多種食法。而明末清初美食家李漁說:“世間好物,利在孤行?!闭J為食蟹添加配菜是多余的。我喜愛清水蒸煮大閘蟹,食用時蘸點姜末陳醋作佐料,原汁原味,是為上等佳品。
不一會兒,蟹已蒸熟,出了鍋。原先那青褐色的蟹殼變成了橙紅色,整個蟹身通透明亮。一家人圍坐餐桌前,我打開一瓶酒,給每人斟上一杯。酒香,蟹美。
記得小時候,家人同食螃蟹時,桌上放著錘子、剪子、叉子、鑷子,還有長長的粽針。父親說,吃蟹是件風(fēng)雅事,宜用多種工具剔出蟹肉慢慢品。秋里食蟹,來了雅興,我與孩子同吟“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的詩句。想必唐代大詩人李白不知,他的《月下獨酌》傳唱到了我家餐桌邊。
抬頭間,月兒爬上了高樓。手機響起,友人發(fā)來自己繪的《螃蟹荷花圖》,好美。食蟹的故事,訴說美好生活長又長。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19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