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天山網(wǎng)-新疆日報記者 魏永貴 張婷
9月16日14時,阿勒泰市紅墩鎮(zhèn)“戶兒家”文化大院里,傳來陣陣歡聲笑語。
葡萄架旁,白樺樹下,長條桌上月餅、馓子、奶疙瘩、果醬、葡萄、蘋果擺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奶茶的醇香撲鼻而來。紅墩鎮(zhèn)30多位居民坐在桌前,談笑風(fēng)生。大院女主人李紅秀跑前跑后忙個不停。
“今天,是我們‘戶兒家’的又一場中秋家宴?!?9歲的李紅秀說,“這場家宴,‘戶兒家’曹、井、章、楊、李、惲等各姓人家都來了。大家一邊過節(jié),一邊要商議怎樣更好地挖掘和傳承‘戶兒家’的歷史文化?!?/p>
“戶兒家”是什么“家”?端起一杯奶茶,“戶兒家”楊姓后人、78歲的楊自治陷入回憶之中。
“祖輩口口相傳,‘戶兒家’的歷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861年。”楊自治說,當(dāng)年,來自陜西、甘肅、山西的先輩們?yōu)樘颖莛嚮暮蛻?zhàn)亂,一路向西,越過嘉峪關(guān),先后遷居哈密、奇臺、沙灣等地,最終定居在現(xiàn)在的紅墩,最初僅40戶。“戶兒家”是阿勒泰的哈薩克族群眾對這些遷居戶的稱呼,意思是“懂農(nóng)業(yè)、會種地的農(nóng)民”,這一稱呼已有上百年歷史。
“‘戶兒家’的先輩們以農(nóng)業(yè)種植為主業(yè),帶動阿勒泰很多地方開荒種地?!睏钭灾握f。
新中國成立后,“戶兒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70多年來,每逢中秋佳節(jié),“戶兒家”各家族內(nèi)的家宴、幾家之間的家宴從沒有中斷過。2009年9月9日,在楊自治、曹忠義、李文杲、惲長普等4人提議下,“戶兒家”辦了一場超級家宴,各家的代表都參加了,人數(shù)超過300人。
15時,家宴開席?!皯魞杭摇备餍杖思抑谱鞯拿朗骋坏赖蓝肆松蟻?,手抓肉、清蒸魚、餃子、粉湯、烤肉、大盤雞、抓飯……各色新疆美食琳瑯滿目。
“讓我們?yōu)椤畱魞杭摇星飯F圓、為如今的好日子干杯?!崩罴t秀說。
“各族朋友跳起來,民族團結(jié)情意濃……”
16時許,專程從阿勒泰市趕來參加家宴的“戶兒家”曹姓后人曹續(xù)榮打開了音響,一曲《黑走馬》響起,大家跳起了歡快的舞蹈。
《黑走馬》之后,是歡快熱烈的維吾爾族舞曲,之后是廣場舞的旋律。大院里成了歡樂的海洋。舞蹈間隙,年逾六旬的李根榮一連唱了好幾首新疆民歌。
“我是錫伯族,她是哈薩克族,她是回族?!背暌皇赘?,李根榮指著身邊的庫得斯亞·阿尼娃爾和阿斯亞·巴合恰爾說,“‘戶兒家’160多年來,在生產(chǎn)生活中與當(dāng)?shù)氐墓_克族、維吾爾族、回族、蒙古族、錫伯族等各族群眾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早已成為一家人。”
“我的媽媽是老‘戶兒家’曹光有收養(yǎng)的,曹光有是我的外公。我也是‘戶兒家’的后人?!卑⑺箒啞ぐ秃锨栒f。
歌舞告一段落,大家回到桌前,談起如何挖掘和傳承“戶兒家”的歷史文化。
“過去,我們‘戶兒家’出了很多模范人物。現(xiàn)在,‘戶兒家’繁衍生息到3000多人了。今后,大家要傳承好家風(fēng)。”楊自治說。
楊自治從事哈薩克語翻譯工作20多年。他說,“戶兒家”長期與當(dāng)?shù)厝罕姽餐a(chǎn)生活,很多人精通哈薩克語。新中國成立后,“戶兒家”涌現(xiàn)了50多位哈薩克語翻譯。其中,朱保權(quán)、惲長明成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哈薩克語翻譯。李文良被調(diào)到中央民族翻譯局,參加馬列著作和政策文件的翻譯。“幾十年來,‘戶兒家’出來的翻譯受到各族干部群眾的普遍尊重?!?/p>
“戶兒家”在其他領(lǐng)域也涌現(xiàn)了一批批英才。
“戶兒家”文化大院由李紅秀2012年牽頭建設(shè),院內(nèi)有一個“戶兒家”民俗館。館內(nèi)的照片墻上,出自“戶兒家”的模范人物群星閃耀:井元功,新中國成立后阿勒泰地區(qū)第一位漢族阿肯;李成禮,全國勞動模范;郭桂英,自治區(qū)先進工作者;董其開,享受國務(wù)院政府特殊津貼的郵政工程師……
“走進新時代,后輩中也出了很多人才,我們正在征集他們的事跡和照片。”李紅秀說。
“看,這是我的堂哥曹忠賢。他見過毛主席和周總理?!瘪v足照片墻前,曹續(xù)榮指著正上方一張長幅黑白照片說道。
這張照片上注明的拍攝日期是1957年10月2日,是毛主席、周總理接見參加國慶觀禮的新疆代表團成員時的合影?!案绺绮苤屹t是代表團的哈薩克語翻譯,有幸一起合影?!辈芾m(xù)榮說,照片上那個穿著白西裝的就是曹忠賢。
曹忠賢老人今年96歲,居住在阿勒泰市。他是新中國成立后阿勒泰地區(qū)第一位哈薩克語翻譯。
凝視照片,記者在手機中翻出了前一日采訪曹忠賢老人時的場景:老人在書桌前一手按紙,一手執(zhí)筆,緩慢而清晰地寫下了“休戚與共”四個大字。之后,又慢慢寫下了哈薩克語對這個詞語的翻譯……
看到這段視頻,正在民俗館里參觀的人們深受感動。幾位老人的眼眶濕潤了?!靶萜菖c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這熠熠生輝的十六個字,直擊人們心靈深處,映照著“戶兒家”的歷史和未來。
家宴合影時,大家喊出了自己的心聲:“紅墩鎮(zhèn)‘戶兒家’,祝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