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 亮
同孩子一起光盤行動
近年來,隨著綠色低碳消費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市越來越多的人在消費觀念、消費行為和消費偏好上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綠色出行、光盤行動、舊衣物循環(huán)利用等正在成為更多人追捧的新風尚,綠色消費、低碳消費已經成為消費市場的新常態(tài)。
綠色出行成為更多市民的選擇
近日,一則好消息令很多商洛人振奮,方友明便是其中之一。消息的內容是:2021年,全市優(yōu)良天數335天,高于全省平均優(yōu)良天數44.5天,是陜西唯一一家連續(xù)五年進入國家空氣質量達標城市行列的地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位居全省第一??吹竭@則消息后,他立即轉發(fā)到了朋友圈。轉發(fā)時還不忘附上一句:“綠色出行,讓車少一點,路更寬一些,天更藍一些。”
方友明是一名80后騎行愛好者,上下班都騎自行車,節(jié)假日也會約上一群騎友去市區(qū)周邊的山上騎行。“騎自行車真是一種享受,不僅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也可以慢下腳步欣賞周邊景色。”他說。
70后的王健在單位也算是年輕人的“老大哥”,他每天上下班騎著傳統(tǒng)的26寸自行車,風雨無阻,令很多年輕人敬佩。常有人問他,是什么原因讓他一直堅持?“騎車的好處太多了,騎車時會感覺年輕很多,像回到了兒時騎車上學的年代。重要的是,不僅環(huán)保,還能鍛煉身體。”他總是笑著回答。
隨著“環(huán)保、綠色、健康”等字眼被人頻繁提及,步行、騎車、乘公交這些出行方式,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選擇低碳生活、綠色出行,正在成為大家的共識。騎自行車或步行,成了人們眼里“一舉兩得”的最佳選擇,一方面保護了環(huán)境,另一方面鍛煉了身體。
光盤行動從孩子抓起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是李蔓經常對孩子說的話。而這句話也是從小到大,父親經常對她說的話。李蔓是80后,她的父親是一名退休教師,從小就教育她要勤儉節(jié)約、以儉養(yǎng)德,堅決杜絕浪費。
有了孩子后,李蔓也這樣要求孩子。“在家里我們大人首先要做到光盤,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督促孩子不能剩一粒米,從小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李蔓說。不僅如此,去飯店吃飯,她也會控制點菜量,告訴孩子能吃多少點多少,實在吃不完的,要打包帶走。在她的引導下,孩子養(yǎng)成了良好的消費習慣,在購買東西前,會衡量這個物品對自己的實用價值,已經擁有的不買,不實用的不買,最終購買的物品都是自己需要的物品。“一個好的習慣將會帶動更多好的習慣。”李蔓說。
如今我市葷素滿桌、講究排場的陋習大大減少,厲行節(jié)約、杜絕浪費已成為餐飲業(yè)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共識。在市區(qū)多家餐飲店,服務員都會對顧客進行點菜提醒,為顧客提供了半份菜、小份菜等多個選擇,不少市民表示,餐廳的貼心服務很大程度上有效制止了餐桌浪費,引領了新的“食”尚。
減少衣物浪費 讓生活變得簡單
“幾乎每周都要買衣服,心情不好時買,心情好時也買,可出門卻依舊沒啥穿。”“買的時候感覺好看,回去就不喜歡了。”“好多衣服知道穿的機會少,但依舊會買。”這是大多數女孩都有過的經歷。相較于食物浪費,衣著浪費要隱蔽得多。
路過服裝店,即使不需要,但一看到各種促銷打折的字樣,女孩們都會擠破頭進去觀看一番,出門時就拎上了大包小包。結果不少衣服入手之后,總會因為顏色、款式、季節(jié)變化等各種各樣的原因,被長時間閑置在衣柜。隨著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綠色服裝消費也成了女孩們關注的熱點。
“現在會有意識地控制自己,如果沒啥需要,就不會浪費時間在逛街買衣服上。”在行政單位上班的王歡說。隨著年齡的增加,她感到自己要做的事很多,但精力和時間有限,冷靜分析后,她決定壓縮自己在購買衣服上的時間,去干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說陪伴孩子、讀書學習等。
張婷以前總是舍不得丟掉那些不常穿的衣服,自從小區(qū)有了舊衣物回收箱后,她也學會了斷舍離,把一年穿不了幾次的衣服放進回收箱中。若是買來的衣服有九成新,她還會放到網上賣。“雖然價格低了不少,但能給更需要的人使用,心里也會舒服一些。”張婷說。
對此,在整理收納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年輕護士王珊給出了一個很好的建議,這是她從書籍《斷舍離》中得到的經驗。“第一次下決心整理衣柜時,要對自己‘狠’一點,直接放棄那些猶豫再三舍不得丟掉的衣服,整理過幾次之后,你會發(fā)現柜子里剩下的都是精品。”王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