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 敏
又是一年春草綠,梨花風起正清明。
清明節(jié)是祭奠逝者、緬懷先人的重要傳統節(jié)日,每逢清明時節(jié),人們都會回鄉(xiāng)祭祖。但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加之我市正處于森林火災的多發(fā)期、高發(fā)期。因此,健康、文明、安全祭掃既是疫情防控、森林防火的需要,也是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賦予的要求。
燒冥紙、冥幣是人們寄托哀思、緬懷先人的傳統方式之一,但存在很多隱患,一旦在祭掃時發(fā)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廣大群眾如果嚴格遵守不攜帶火種、火源進山,不在林地、墓地燒紙焚香、點燃蠟燭、燃放鞭炮等安全規(guī)定,就能避免引發(fā)山火造成難以預估的損失。
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是人生一大悲事,對在世老人盡孝心,厚養(yǎng)禮葬才是我們應該弘揚的時代風氣。緬懷先人,重心而不拘于形。廣大群眾可通過家庭追思會、網絡祭掃、公墓云祭掃等簡約的方式祭奠故人,以鮮花、植樹祭奠等低碳環(huán)保的方式緬懷故人,避免人員集中造成疫情傳播。在先輩墓前鞠躬、清掃,進行嚴肅而簡潔的祭掃儀式,來表達懷念之情,在傳承傳統文化中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倡導文明低碳祭掃,需要廣大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帶頭示范。帶頭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政策,積極響應殯葬改革號召,推廣簡約環(huán)保的殯葬禮儀,自覺做文明安全祭掃的倡導者和實踐者。發(fā)揮示范作用,用實際行動引領和帶動身邊群眾,切實營造安全、文明、有序的良好節(jié)日氛圍。
《歲時百問》里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祭掃是一種形式,文明是一種風尚,以綠色、簡約、文明的方式來緬懷先人,是樹立文明祭祀之風的應有之義,是用實際行動讓我們的美好家園變得更加“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