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希望長大,成人卻不愿長大。帆布書包沒了,破布鞋丟了,池塘里的水綠了,知了寂寞了,喜羊羊來了,灰太狼也來了,誰家孩子上了“重點”,誰家女兒鋼琴過了九級……哦,童年。
1910~1920年代
1912年,蔡元培出任教育總長,頒布一系列改革法案。規(guī)定兒童7歲入學,24歲大學畢業(yè),全程18年的新學制,確定了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思想。新式學校數(shù)量倍增。新式教育的建立,給中國帶來新的游戲。開火車、放小洋槍、拍皮球,新式的校園生活——身著學生裝的小學生在練隊列、打鼓唱歌等。
這一階段,兒童游戲按類別可分為以下幾種,球毽類如:足球、手球、彩球、繡球、拍皮球、踢毽子等。投擲類有:彈弓、射箭、抓子兒等。冰水類:打水仗、堆雪人、滑冰車、打陀螺等。生活游戲類:過家家、演劇唱戲、養(yǎng)貓養(yǎng)狗養(yǎng)小雞、捕蟬捕鳥撲蝴蝶、養(yǎng)蟈蟈養(yǎng)蟋蟀。休閑運動類:抖空竹、放風箏、捉迷藏、打秋千、滾鐵環(huán)、跳大繩、跳皮筋等。
1920~1930年代
雖然“五四”新文學導入西方的兒童學和兒童文學,少數(shù)新文學知識分子借西方觀念發(fā)現(xiàn)了兒童,但這個年代的中國社會仍然處于非兒童時代。軍閥混戰(zhàn),廣大兒童非但不能享受讀書生活,甚至連溫飽都難保證。這是一個沒有童年的時代。
1930~1940年代
捉迷藏,打彈珠,打彈弓,打陀螺,放風箏,這是這個年代最為普及的兒童游戲,也是最被當時人記住的游戲。但這一時期從國外襲來的文化,也給當時的兒童帶來了一些洋玩意,米老鼠、唐老鴨、大力水手等舶來品充斥在當時的電影院和畫報攤。
1940~1950年代
在抗日烽火的影響下,兒童苦中取樂,游戲活動也被賦予反侵略、反壓迫的內(nèi)容。如“打陀螺”改叫“打賤骨頭”、“打矮鬼”。
此外,孩子們還常玩“抓鬼子”等游戲,把矛頭指向日本侵略者。拿起刀槍,參加軍事訓練,參加童子軍。在戰(zhàn)亂時期孩子們更多的是與槍炮有關(guān)的故事。
1950~1960年代
這是紅旗下的童年,他們能愜意地唱起《讓我們蕩起雙槳》,也吟唱具有革命精神的“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專吃杜魯門”的童謠。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要開展“除四害、講衛(wèi)生”的愛國衛(wèi)生運動,兒童們作為小幫手,用彈弓、籠子、網(wǎng),甚至敲擊臉盆制造噪聲,圍剿麻雀,無數(shù)麻雀、老鼠、蒼蠅、蚊子命喪其手。
1960~1970年代
一句“向雷鋒同志學習”,讓雷鋒成為孩子的偶像,催生“紅領(lǐng)巾一代”。有人形象地概括為:一看到列車經(jīng)過,恨不得車子馬上壞了,然后他們能夠給列車員端上一碗水;一看到老奶奶過馬路,一群孩子馬上沖過去硬拽著老奶奶過馬路;一看到警察叔叔,恨不得馬上把懷里媽媽給的一分錢給上繳了。學雷鋒成為最快樂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