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報告與此前流傳的版本不同。報告中的能源部將不觸及包括能源價格管理和項目審批權,而會將職能定位在能源戰(zhàn)略規(guī)劃和市場監(jiān)管上,這或許會比其他方案降低改革的阻力。
盡管支持報告發(fā)布的專家一再聲明,上述研究結論僅代表研究者的意見,而并不代表主管機構的看法,但這份報告還是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大能源部的成立是大勢所趨。”中國能源研究會一位專家表示:“能源問題越來越重要,大能源部的管理體制,在國際上是一個趨勢。”
不過,對于“大能源部”的反對意見,也從未停止。
原國家能源部部長黃毅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要借鑒之前的監(jiān)管教訓:“如果成立了能源部,卻不給予其相應的權力,那么我就不贊成成立。”
然而一旦能源部強勢,則必然陷入與國家發(fā)改委分權的斗爭之中。“就像孫悟空怎么逃也逃不出如來佛祖的手掌心。”國家發(fā)改委系統(tǒng)的一位專家告訴記者,“打來打去,就變成國家發(fā)改委批大項目,能源部批小項目。兩個強勢部委一起來管能源行業(yè),將是能源領域的一場災難。”
“大文化部”縮水
在新一輪“大部制”改革中,各界一度認為“大文化部”將成為改革排頭兵,此前中央調研組亦奔赴各地廣電系統(tǒng)調查研究。然而,據《財經》記者獲悉,目前,“大文化部”改革速度低于預期,或將在政府換屆平穩(wěn)之后漸次展開。
自2008年“大部制”改革以來,信息技術、文化事業(yè)、產業(yè)迅猛發(fā)展,這對文化部門的行政體制形成了挑戰(zhàn)。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對《財經》記者表示,文化、體育事業(yè)具有特殊性,近年來,文化事業(yè)、產業(yè)的管理體制與現實情況的發(fā)展已經出現了較大矛盾,現有的行政體制和管理方式也應該相應進行變革。
目前,在縣市一級,多數廣電系統(tǒng)、新聞出版單位、企業(yè)已經與文化部門合并,成立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下稱文廣新局)。在海南省,文化部門的“大部制”改革甚至已經包括了體育部門。正是因為此,業(yè)界認為,“大文化部”改革水到渠成。
關于此次“大文化部”的調整方案,此前流傳較多的版本為: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將與文化部合并為“大文化部”。而在另一版本中,除去上述三個部門,國家體育總局也將被并入大文化部。但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具體合并方案目前并不明朗。
汪玉凱曾參與2008年的大部制改革方案設計,在他看來,從去年十八大召開到今年“兩會”召開,時間間隔較短,短時間內,局部調整的可能性較大,大調整或許將在一兩年后逐步展開。
汪玉凱認為,基于社會環(huán)境、現實的變化,此次大部制調整的初衷即在于對近年來突出的共識性問題,實現理順職責、避免交叉的目標。以網絡游戲監(jiān)管為例,在過去幾年,就曾出現文化部與新聞出版總署的交叉管理現象。
喻國明表示,隨著互聯網發(fā)展,決策層仍需進一步認識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改變意識。在對文化事業(yè)的管理上,應該側重邊界而非執(zhí)著于細節(jié)。關于“大部制”改革思路,他認為,可按照技術、內容、產業(yè)等方面劃分,加強專業(yè)化。對于此輪改革的預期,汪玉凱表示,改革需要各部門做好思想準備及工作準備,“比起需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更為重要”。
“頂層設計”缺憾
長期以來,中國的改革掣肘于壟斷利益、部門利益糾葛,全局性的經濟體制改革十年逡巡不前。因此,經濟學家們普遍寄望于“大部制”改革打破政府自身利益傾向,重新成立類似于國家體改委的實體性改革協(xié)調機構,牽頭推進經濟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