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jié),在商州南街,城隍廟對面一個普通的院落里,墻角一隅疏淡的竹子隨風搖曳,幾株花木泛著綠意。掀開院子西邊小平房的門簾,一張巨大的畫案映入眼簾,畫案上墨跡斑駁,毛筆、畫碟、筆洗、紙張等書畫用具一一陳設,兩個大書柜緊挨畫案。一張床,一個茶幾,一套沙發(fā),一把藤椅。滿頭銀發(fā)的李志賢老人坐在窗下,一手夾著煙卷,一手正翻看著字帖。
室外寒風侵人,室內(nèi)暖意融融。坐在畫案前,聽著臉上寫滿滄桑的李志賢老人面帶笑容、語氣平和地講述著他與書畫的故事,感悟著老人的人生哲理,時間便在不知不覺中悄悄溜走了——
癡愛畫畫的少年
李志賢1936年出生在渭南縣(即現(xiàn)在的臨渭區(qū))橋南鎮(zhèn)溝南村,幼年時,家中特別貧苦,父母盡了很大的努力才讓他上了學。上小學時,一個偶然的機會,李志賢看到一個在西安技藝師范上學的親戚拿回來的幾幅畫,一下子就被迷住了,畫雖簡單,但一筆兩筆就將物象勾勒得生動傳神。從那一刻起,李志賢愛上了畫畫,自己一個人偷偷地畫,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畫出那樣傳神的畫。有一天,他畫畫時被老師看見了,老師打了他,并告誡他,你父母供你上學不容易,掏錢給你買的紙,你不能把紙這樣糟蹋了!
老師的告誡并沒起到作用,李志賢還是一有空就偷偷地畫。上初中時,全國解放了,學校也開設了美術(shù)課,可以自由地畫畫了,每到美術(shù)課,他都格外珍惜,認認真真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yè),每次他的美術(shù)作業(yè)都受到老師的好評。在考高中時,他想報西安美院附中,但父親堅決反對,說:“畫畫的人命苦。”
父命難違,李志賢只得考入一所普通的高中,在學校里他仍然是美術(shù)組組長。然而,此時他突然對文學萌生了濃厚的興趣,看了不少文學方面的書籍,還專門研究古詩詞。高中畢業(yè)時,心氣極高的李志賢報考北大漢語言文學系未被錄取,文學夢破滅了,他又重拾舊夢,在志愿上填上西安美院。
上美院的兩三年間,是李志賢在繪畫藝術(shù)上突飛猛進的時期,有專業(yè)的老師指導,加上自己的勤奮苦練,給他的繪畫打下了堅實的功底。李志賢到現(xiàn)在還清楚地記得,那時候,他特別喜歡畫寫生,每次出外寫生,他見啥就畫啥,畫了不少速寫。有一次在戶縣寫生時,一個村莊里唱戲,他和幾個同學去看戲,發(fā)現(xiàn)人群中一個姑娘特別美,就掏出速寫本畫了起來,沒幾分鐘,姑娘發(fā)現(xiàn)了,羞紅了臉低下了頭,后來看他還不停地畫,姑娘換了個地方,見他還跟著畫,最后連戲也不看跑掉了。
生活磨礪性自堅
1960年,李志賢從美院畢業(yè)時,中央發(fā)了一個通知,讓各個藝術(shù)學院的學生到邊遠山區(qū)辦藝校。因為這個通知,李志賢被分到了商洛。初到商洛,他被分配到當時的商洛文化藝術(shù)學校當美術(shù)老師,不到半年時間學校被撤,他被重新分配到市劇團,成了專業(yè)畫布景的。讓他沒想到的是,這個工作一下子就干了30年,耗費了他大半生精力。
那個時候,學美術(shù)的人被人看作是畫匠,不受尊敬。劇團里條件極為艱苦,雖為畫背景的師傅,但干的大部分是雜活,自己熬膠,自己釘架子,自己弄畫布,一天到晚弄得一身灰。劇團沒有畫畫的鉛筆,沒有專用紙張,平時打個底稿只有道林紙。有一次他到西安開會,看到有賣繪畫紙張的,回來后趕緊給領(lǐng)導匯報,經(jīng)過領(lǐng)導同意托人買了20張。報賬時,領(lǐng)導一聽每張紙2元錢嚇了一跳,說:“啥紙啊這么貴?這錢單位報不了,你要不把紙退了吧?”李志賢一聽懵了,自己好不容易才買到的,怎能退了呢!最后沒辦法,他讓單位扣了他近一個月的工資,補上了紙錢。